[发明专利]火花塞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2935.5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5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李罡,陆锦华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一种火花塞,提高电极端头的耐剥离性。具备:具有贯通孔的绝缘体;中心电极;保持绝缘体的主体配件;棒状的接地电极主体;接地电极端头,沿与中心电极的放电面相对的接地电极主体的侧面配置;焊接部,形成在接地电极端头与接地电极主体之间。从接地电极端头的放电面的重心朝向自由端面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为第二方向,焊接部与接地电极端头的交界的第一方向的端和焊接部与接地电极主体的交界的第一方向的端中从位于第二方向侧的第一端至接地电极端头的第二方向的第二端中的第二端侧的1/4的整个范围内,接地电极端头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L1和焊接部的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L2满足(L2/L1)≥0.25。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在内燃机等中向燃料气体进行点火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在火花塞中,已知有为了提高电极的耐久性而在电极主体上接合电极端头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电极端头使用对于火花放电或氧化的耐久性比电极主体优异的材料例如贵金属(铂、铱、钌、铑等)、或者以贵金属为主成分的合金来形成。而且,电极主体与电极端头通过激光焊或电阻焊等各种方法来接合,因此在电极主体与电极端头之间形成焊接部。
火花塞在内燃机中使用时,在焊接部因燃烧热而产生热应力。因此,在电极端头与焊接部的交界、及电极主体与焊接部的交界处容易产生裂纹。当在上述的交界产生裂纹时,电极端头存在从电极主体剥离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58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由于近年来的内燃机的高输出化等而处于在更高温的环境下使用的倾向,因此上述的热应力容易变大。因此,在火花塞中,要求提高对于电极端头从电极主体的剥离的耐性(以下,称为耐剥离性)的技术。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在火花塞中能够提高电极端头的耐剥离性的技术。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例如可以作为以下的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一种火花塞,具备:
绝缘体,具有贯通孔;
中心电极,具有第一放电面,且被保持在所述贯通孔的前端侧;
主体配件,配置在所述绝缘体的径向的周围,并保持所述绝缘体;
棒状的接地电极主体,具有与所述主体配件的前端接合的接合端面和位于所述接合端面的相反侧的自由端面;
接地电极端头,在所述接地电极主体的所述自由端面的附近,沿着与所述第一放电面相对的所述接地电极主体的侧面配置,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放电面相对的第二放电面;及
焊接部,形成在所述接地电极端头与所述接地电极主体之间,且包含所述接地电极端头的成分和所述接地电极主体的成分,
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二放电面的重心且与所述第二放电面垂直且与所述接地电极主体的轴线平行的截面中,
将从所述第二放电面的重心沿着所述第二放电面朝向所述自由端面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第二方向,
将所述焊接部与所述接地电极端头的交界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和所述焊接部与所述接地电极主体的交界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中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侧的端设为第一端,将所述接地电极端头的所述第二方向的端设为第二端时,
所述焊接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向所述自由端面露出,
所述焊接部沿着所述接地电极主体的所述轴线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2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片类介质输送装置及金融自助设备
- 下一篇:高智能纸件自动回收整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