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单元、互电容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3010.2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杰;张明;谢晓冬;王静;田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汪源;陈源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电容 触控屏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单元、互电容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触控单元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之上且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电连接;第一子电极中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条形电极,第二子电极中至少包括一个第二条形电极,第一条形电极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条形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单元不仅具有较佳的消影效果,而且还可有效避免摩尔纹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单元、互电容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都有使用触摸屏,采用触控的方式也是未来的一个主流方向。其中,互电容触摸屏以直接、高效、准确、流畅、时尚等特点,极大程度提高了人和计算机对话的效率和便利性,成为互电容式触摸屏的研发热点。互电容触控屏上用于感应触控的最小单元为触控单元,触控单元中触控电极的设计决定了互电容触控屏的性能。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触控单元包括:同层且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1和第二触控电极 2,第一触控电极1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子电极3和第二子电极 4,第一子电极3和第二子电极4分别位于第二触控电极2的两侧且两者电连接(两者直接连接);第二触控电极2包括:沿第二方向Y 设置的第三子电极5和第四子电极6,第三子电极5和第四子电极6 分别位于第一触控电极1的两侧且两者电连接(两者通过金属桥线7 电连接)。其中,四个子电极3、4、5、6均为尺寸相对较大的三角形电极。
当用户观察图1所示的触控单元时,可观察到三角形电极的边缘处8亮度较高(边缘处存在间距缝隙,透光率较高)、而三角形电极中间区域9的亮度较低,即用户可明显观察到三角形电极的影像。由此可见,图1所示的触控单元的消影效果较差。
为解决效果较差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又设计出一种新的触控单元。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又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中四个子电极采用较大尺寸的三角形电极的方案不同,在图2所示触控单元中,四个子电极3、4、5、6均为条形电极,且第一子电极3与第二子电极4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子电极5 与第四子电极6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此外,为保证触控单元中各区域的透光性一致,在衬底基板上未设置触控电极 (四个子电极)的区域中,设置与触控电极1、2透光率相同、且尺寸相对较小的若干个虚拟电极10,虚拟电极10与触控电极1、2之间绝缘。
当用户观察图2所示的触控单元时,由于条形电极和虚拟电极 10的尺寸相对较小,电极边缘处的高亮度会使得电极的中间区域的亮度也得到提升,即各条形电极和虚拟电极10上的大部分区域的亮度均较高,此时用户不会看到电极影像,从而提升了消影效果。
然而,在将图2所示触控单元应用至互电容触控屏上时,在互电容触控屏上容易产生明显的长条摩尔纹。图3为由图2所示触控单元构成的互电容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背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经过触控单元时,由于覆盖有电极(触控电极1、2和虚拟电极10)的区域与没有电极的区域(间距缝隙11)的透过率不同,导致其透过的光线在间距缝隙11处发生多缝干涉,对应在间距缝隙11 的位置会产生摩尔纹现象。由于虚拟电极10之间的间距缝隙是不规则排列的,因此不会出现长条型摩尔纹,即摩尔纹现象表现不明显。但是由于虚拟电极10和触控电极1、2之间的间距缝隙是规则排列的,以第一触控电极1为例,位于同一列的第一触控电极1的边缘处的摩尔纹相互连接、且排列于同一直线上,此时会形成一条较长的竖直长条摩尔纹区域12,即摩尔纹现象表现明显。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提供的触控单元无法在保证较佳消影效果的同时避免摩尔纹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触控单元、互电容触控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护腕的鼠标垫
- 下一篇:电子手写装置及电子手写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