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藻全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53014.0 申请日: 2017-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6923337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7
发明(设计)人: 刘斌;李田田;潘雨阳;贾瑞博;郭伟灵;赵超;陈珍金;江小琴;黄梓芮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105 分类号: A23L33/105;A23L29/0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林文弘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螺旋藻 活性 物质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螺旋藻活性物质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藻全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螺旋藻是人类所发现的最优秀的纯天然蛋白质食品源,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它是一种“食药同源”的优质藻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叶绿体、胡萝卜素及多糖类物质,因而被称为“21世纪食品”。研究发现,螺旋藻具有显著地免疫调节、抗疲劳、生血养血、耐缺氧、降血压、降血糖血脂、抑制肿瘤、保肝护肝、促进微量矿物质的吸收、减肥以及克服营养不良等多种保健功能。

糖尿病和高血压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世界上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后之后排名第三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不合理,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高血糖、高血脂以及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日益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相关统计,每年大约有上万的人死于这些疾病,因此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防止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且随着高血脂、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降血脂、降血糖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将不同梯度提取的螺旋藻的全活性物质与小球藻,银杏等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天然物质的提取物混合在一起制成易服用易吸收的保健食品,另外再加入β-环状糊精以去除螺旋藻的腥味,改善口味,使人们更易接受,此保健品对“三高”病症有很大的治疗作用且对于螺旋藻的深度开发利用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经检索,在螺旋藻降血糖血脂领域已经有陆国初的“一种降血糖血脂保健饼干”(专利申请号 201210085881.2),将螺旋藻粉与其它可降血糖的物质制成一种保健饼干,并将制成的产品用在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方面;孙漫泽的“一种螺旋藻降血糖营养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 201610488537.6 )将提取的螺旋藻多糖和其他物质多糖提取液复配制得营养油,具有营养丰富全面的特点,且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目前在该领域的技术上存在螺旋藻的活性物质制备不完全,利用率低等问题。目前,尚未见将螺旋藻采用顺序溶剂(极性从小到大)提取制备活性物质的方法报道,且此方法对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螺旋藻全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螺旋藻为原料,不同极性(从小到大)提取及复合蛋白酶酶解制备螺旋藻全活性物质,根据中医的“君臣佐使”中医理论,所制得的螺旋藻全活性物质与其他具有相同功效的药食同源活性成分复配制备的保健食品具有以下的功效:辅助降血糖血脂及保肝,抵御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藻全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以螺旋藻为原料,采用不同极性(从小到大)的溶剂提取及复合蛋白酶酶解制备螺旋藻全活性物质:

先用85wt%-95wt%乙醇提取,然后将85wt%-95wt%乙醇提取剩余物用55wt%-65wt%乙醇提取,接着将55wt%-65wt%乙醇提取剩余物水提,最后将水提残渣酶解,将上述醇提、水提和酶解得到的提取液分别经离心、过滤、减压、浓缩和干燥制得螺旋藻85wt%-95wt%乙醇提取物、螺旋藻55wt%-65wt%乙醇提取物、螺旋藻水提取物以及螺旋藻酶解物,即:螺旋藻全活性物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 将螺旋藻细粉先用85wt%-95wt%乙醇在45-70℃中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或超声辅助提取0.5-3h,过滤获得螺旋藻85wt%-95wt%醇提液;

B. 将获得的85wt%-95wt%乙醇提取的螺旋藻剩余物利用55wt%-65wt%乙醇在45-70℃进行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或超声辅助提取0.5-3h,过滤获得螺旋藻55wt%-65wt%醇提液;

C. 再将得到的55wt%-65wt%乙醇提取的螺旋藻剩余物利用去离子水在70-100℃进行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或超声辅助提取0.5-3h,过滤获得螺旋藻水提液;

D. 再将获得的螺旋藻水提剩余物利用复合蛋白酶在37-65℃进行酶解0.5-3h,过滤以获得螺旋藻的酶解提取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