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自显影潜行穿刺导丝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3073.8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均宝;孙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聚精瑞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10007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显影 潜行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自显影潜行穿刺导丝,属于微创手术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颈动脉、脑动脉、冠脉支架和栓塞等现代介入微创手术都需要借助潜行穿刺入动脉的导丝到达需要治疗的位点,深静脉置管、起搏器植入或血液透析等操作需要借助潜行穿刺入静脉的导丝到达指定解剖位置。但在皮肤下面、肌间走行的、伴行在骨骼旁边、穿梭于胸腹腔脏器之间的导丝,目前主要依靠X-ray使其瞬间可视。
但因畏惧X线过量摄入可能诱发的癌变,操作的医师或技师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踩一脚”透视,大多是依靠丰富的经验盲穿,但人体的动静脉等脉管系统存在千差万别的变异,且在不同节段、有着不同的分支或属支、有着难以预料的憩室类陷阱,所以,操作者经常会“误入歧途”,不能如愿到达预定位点。目前解决办法是撤出重新置管、或选择另外的脉管通路,这样势必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患者的损伤程度。最可怕的后果是气胸、腹腔出血、动静脉破裂等,还有出现导丝折断、残留体内的现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视效果,能够适时监测自荧光导丝探头,准确掌握导丝置入方向和位置,避免导丝意外断裂的荧光自显影潜行穿刺导丝。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荧光自显影潜行穿刺导丝,包括穿刺导丝本体、设置在所述穿刺导丝本体头端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空腔与穿刺导丝本体头端顶部的通道、连通所述空腔与穿刺导丝本体外表面的多个微孔和封闭所述通道的堵头。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通道内设置有螺纹,所述堵头为通过螺纹安装堵塞通道的微螺钉。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粒径大于微孔直径的荧光物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荧光物质为光敏型荧光材料,在35摄氏度以上体温时激发荧光。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荧光物质具有压力敏感性,在外界静水压压力超过60mmHg时,会激发另一种波长的荧光。
本发明由传统的潜行穿刺导丝、导丝头端内置蓝色或红色自荧光发生源和小型自荧光监测装置组成,体外设置激发和识别自荧光手柄样装置,使用时,导丝全部浸润在静脉(或动脉)内,静脉(或动脉)内的静水压可以通过多个微孔直接传递给荧光颗粒。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视效果:潜行穿刺过程中,目前所用传统导丝进入皮下后,就得完全依靠操作者的临床操作经验和技巧,不可视。如运用本发明导丝,操作者随时可了解导丝到了那里,如影随形,达到可视效果。
2.准确掌握导丝方向和位置:目前操作仅凭手感将导丝置入动脉、静脉或心房内,但导丝置入的方向是否南辕北辙、或者导丝置入是否到达指定位置,都是大致估计的,不能准确掌握,所以才会有导丝误入其他腔隙内的不良后果;运用本发明,可以准确掌握导丝置入的方向是否正确、导丝置入的位置是否合适。
3.精准掌握进入预定的脉管系统:应用传统导丝,经常会发生想进动脉、结果误入静脉;想入静脉、但误入动脉的不良后果,更严重的是,导丝误入后没有及时发现;运用本发明导丝,利用感受不同压力后激发的荧光颜色不同,可精准掌握导丝进入预定的脉管系统,即使误入、也会及时提醒操作者终止进一步误操作。
4.遭遇卡壳时有的放矢:操作过程中遇到阻力或其他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目前传统导丝要依靠X线或B超定位,补救操作是盲目全撤出或乱捅;应用本发明导丝的可视化效果、脉管内不同显色效果,不需要受辐射或其他措施,就可知晓导丝是发生了折弯、还是误入其他腔隙内;如需调整导丝方向和位置时,不需要盲目全撤出或乱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地解决卡壳问题。
5.导丝的意外折断:因为上述穿刺过程中遭遇的卡壳等问题,如果进一步粗暴误操作,经常会发生传统导丝意外折断的不良后果,为了寻找断裂的导丝头端,经常需要借用无数次的X线检查或B超定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打击;应用本发明导丝,(1)不容易出现导丝意外断裂的情形,(2)即使断裂、可视化效果准确了解导丝头端所在位置。
更进一步了解人体脉管系统的实际构造,变异发生的比率,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种荧光颗粒激发的顺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聚精瑞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聚精瑞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肤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鼻腔撑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