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显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3750.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寺谷佳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范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显示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显示控制装置。在转矩相期间设定的目标到达转速(NESFTMAX)被设定为比实际发动机转速(NE)高的值,该值在车辆加速度和发动机转速梯度之一越大时越高。即,加速度越陡,则目标到达转速(NESFTMAX)被设定为越靠近上限转速(NERED)或接近于上限转速的转速的值。因而,在转矩相结束时在转速表(82a)上显示的显示转速(NEMET)变为高转速。相应地,提供了一种能够使驾驶员感觉到发动机性能的使用达到极限的用于车辆的显示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显示控制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升档期间仪表的显示。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在包括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设置的显示控制装置,该装置被配置为在仪表上显示发动机转速。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220678号中公开了该发动机转速显示装置。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220678号中公开的发动机转速显示装置中,通过不显示真实发动机转速而是显示在惯性相期间通过计算获得的估计发动机转速来增强在变速期间对与实际发动机转速(真实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对应的用于显示的发动机转速(仪表显示转速)的响应性。
发明内容
当真实发动机转速达到预设的上限转速时,强制执行燃料切断以停止燃料喷射以便保护发动机。因此,驱动力减小,并且对车辆给予冲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考虑到诸如每辆车的部件的变化的因素,由于升档而引起的转速下降被设定为在真实发动机转速达到上限转速之前开始。
当驾驶员以高开度操作加速器时,由于升档引起的转速下降在仪表显示转速达到上限转速或达到接近于上限转速的转速之后发生。因此,驾驶员可以感觉到发动机性能的使用达到极限。相反,在常规控制中,在转矩相中,真实发动机转速被显示为仪表显示转速。相应地,即使当驾驶员以高开度操作加速器时,在由于升档引起的转速下降发生之前(在转矩相结束时),仪表显示转速既不会达到上限转速也不会达到接近于上限转速的转速。因此,驾驶员感觉不到发动机性能的使用达到极限。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有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能够在不会给驾驶员带来不协调感的情况下显示在升档期间的仪表显示转速。
相应地,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有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仪表上显示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转速。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i)当满足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升档的开始条件时,设定在所述升档的转矩相结束时待显示在所述仪表上的最大显示转速,(ii)将所述最大显示转速设定为比实际发动机转速高的值,以及(iii)在满足所述升档的开始条件时的车辆加速度和发动机转速梯度中的至少一者越大时,使所述最大显示转速越高,(iv)计算显示转速以使得在所述转矩相结束时显示在所述仪表上的所述显示转速变为所述最大显示转速,(v)将计算出的所述显示转速显示在所述仪表上。
根据如上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在转矩相中设定的最大显示转速被设定为比实际发动机转速高的值,在车辆加速度和发动机转速梯度之一越大时,该值越高。即,加速度越陡,则最大显示转速被设定为越靠近上限转速或接近于上限转速的转速的值。相应地,在转矩相结束时在仪表上显示的显示转速变为高转速,这使得驾驶员能够感觉到发动机性能的使用达到极限。此外,由于显示转速在转矩相结束时变为最大显示转速,因此能够使实际发动机转速的下降时机与显示转速的下降时机一致。因而,能够抑制由于实际发动机转速的下降时机与显示转速的下降时机的偏离而给驾驶员带来的不协调感。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当加速器开度、节气门开度、车辆加速度和发动机转速梯度中的至少一者小于或等于规定值时,基于所述实际发动机转速计算所述显示转速,而不设定所述最大显示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