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除船舶表面污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4419.6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谷云庆;张文奇;牟介刚;牟成琪;吴登昊;钱亨;陈真富;唐佳新;张冯烨;杜魏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59/08 | 分类号: | B63B5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船舶 表面 污物 装置 | ||
一种清除船舶表面污物的装置,包括用于切割污物的清理单元、用于电解海水的电解单元、用于照亮水域的照明单元、用于采集图像信息的摄像单元和控制单元,电解单元安装在所述清理刀具单元的前部,照明单元以及摄像单元均安装在所述电解单元上;控制单元安装在清理单元的后部,清理单元、电解单元、照明单元以及摄像单元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信号连接;照明单元以及摄像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外界的控制面板的输入端信号相连,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由操作人员远程操作以实现清理船舶表面污物的目的,改善了清理人员的工作环境;针对性好;装置同时装配了电解系统;运用仿生学原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船舶表面污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和水运经济技术的发展,船舶航行时表面附着的海洋生物,如藤壶和贝类,以及附着的污物,会给船舶运行带来非常大的能耗和速度上的衰减。一旦这种海洋生物和污物在船舶表面积攒,传统的办法是将船舶停入港口进行大规模的清理整修,但是这种方法将会耽误船舶的使用,造成运力的浪费。现在主要的清理方法是在船舶运行中,清理人员穿戴潜水服,手持刀具切除附着的污物,这种方法花费时间长,对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劳动量巨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遇到比较坚硬的附着的海洋生物,如藤壶,就会用到电工工具,这样潜水员直接暴露在水中带电作业,因为切割时引起的振动,很有可能引起潜水员的触电事故。所以这种清理方法不仅对潜水员的潜水技术和操作技术要求很高,更对整个体系的安全系数要求严格。而现有的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措施主要是在船舶表面喷涂含有毒性的涂层,这种方式通过缓释毒素使船舶表面的海水中保持一定的毒素浓度以抑制海洋生物的生长附着,使贝类、海草等致死,从而达到去污效果。但是其特性导致这种措施无法长时间保持功效,一旦毒素释放完毕,将无法继续抑制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油性的表面还容易吸附污物,这时就必须入港清理并重新涂装。
现在蓬勃发展的电解海水技术,通过电解反应,使强氧化性电解产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将会有效抑制海洋生物的附着。磁流体密封技术是现今效用最好的密封技术之一,即便在深海中,磁流体密封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对机械运行所造成的阻力微乎其微,几乎可以不计。远程遥控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使得机器人运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现有多种结合推进器、摄像头、照明灯的进行水下作业的机器人,而且其运行效果良好。我国海运事业蓬勃发展,研究制造一种能够高效、节能、环保的用于清理船舶表面污物的机器人以取代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船舶航行时由操作人员远程操作,实现对船舶表面附着的污物进行清理的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清除船舶表面污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切割污物的清理单元、用于电解海水的电解单元、用于照亮水域的照明单元、用于采集图像信息的摄像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电解单元安装在所述清理刀具单元的前部,所述照明单元以及摄像单元均安装在所述电解单元上;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清理单元的后部,所述清理单元、电解单元、照明单元以及摄像单元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照明单元以及摄像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外界的控制面板的输入端信号相连,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
所述清理单元包括套筒、电机、主轴以及清理刀具,所述套筒后部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腔,所述套筒前部设有用于插入主轴的安装通孔,所述套筒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用于安装电解单元的安装部;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接,主轴的另一端从安装通孔前端伸出形成用于安装清理刀具的轴端;所述主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并且所述主轴的前端通过密封组件与所述安装通孔外端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压浪板的游艇纵向动态减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于海底环境的行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