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管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5671.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4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亿港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16 | 分类号: | F16L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黄泽镇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管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给水管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镀锌铁管时代已进入了塑料管道时代。PP或PE水管接头是在水管接头嵌件外包覆PP或PE材料制成的接头包覆层,水管接头嵌件通常为金属材料,两个水管接头通过嵌件上的螺纹实现对接,具有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等优点。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水管接头嵌件外壁设置固定凹槽以提高嵌件和PP或PE材料的塑料件之间的固定强度,但是因为塑料和金属之间热胀冷缩不同,在提供固定强度的同时就很难保证塑料件和金属嵌件的紧密结合,而容易造成塑料外壳和金属嵌件之间具有缝隙,从而造成液体渗漏,尤其是在冷热交替频繁的时候,仍然存在液体渗漏的问题,本发明人就此提出改良,以解决渗透问题,利于长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水管接头,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渗漏问题,提高整体的密封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管接头,包括内部形成通腔的管体,在所述管体的外部保护塑料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形成多道环形设置的加强环,在所述管体的顶端设有环形凸环,在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卡凸环,所述卡凸环的外侧壁形成倾斜壁;所述通腔内壁底部靠近卡凸环处设有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环形挡圈的下端面形成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斜槽。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卡凸环的端面上形成环形卡槽。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槽为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在5-10度。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槽的横截面为四方形或者梯形。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槽为外窄内宽。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槽的深度为0.2-1mm。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倾斜壁上设有波纹或者凸起。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通腔的内壁上形成内螺纹。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斜槽的深度为0.2-0.8mm。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斜槽为外窄内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形成多道环形设置的加强环,在所述管体的顶端设有环形凸环,在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卡凸环,所述卡凸环的外侧壁形成倾斜壁;所述通腔内壁底部靠近卡凸环处设有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环形挡圈的下端面形成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斜槽;本发明借助斜槽实现塑料层与管体之间形成密封,彼此之间的接触面扩大,彼此的咬合力度也大大增加,降低渗透几率。另外,斜槽内的塑料被限制,当外部收到冷热刺激的时候,不影响斜槽与塑料层之间的密封度。
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更有效的解决渗漏问题,提高整体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阐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中管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管接头,包括内部形成通腔1的管体2,在所述管体2的外部保护塑料层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2的外壁上形成多道环形设置的加强环4,该加强环的设置,可以提高管体与塑料层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的实用寿命。另外本发明在所述管体2的顶端设有环形凸环5,在所述管体2的底部设有卡凸环6,所述卡凸环6的外侧壁形成倾斜壁7;所述通腔1内壁底部靠近卡凸环6处设有环形挡圈8,所述环形挡圈8的上端面9为平面,该上端面为止挡部,在所述环形挡圈8的下端面形成环形槽10,在所述环形槽10的两侧分别形成斜槽11,本发明这个斜槽11的设置,可以提高与塑料层之间的接触卡扣,在增加结构牢固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彼此的接触面积,同时斜槽11的设置,可以形成弯折面,也就是说与塑料层之间形成多道弯折面,进而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现有产品中几乎没有弯折面,只有直面接结构,故此很容易时间一久形成渗漏,而本发明采用的3到槽体结构设置,且为倾斜,故此整体密封效果就大大提高,渗漏几率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亿港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亿港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