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镜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5834.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周;王雯;李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李达龙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 ||
1.一种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缝合针、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钢丝,所述外鞘和缝合针的投影形状均为C形,所述外鞘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缝合针直径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缝合针的外侧面接触,所述缝合针的内侧面设有内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外鞘上,且均与所述缝合针上的内齿啮合,所述钢丝的末端为Y字形,分成两支,并分别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作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元件;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运动传输的末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传输的末端,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外鞘的内侧,且均与所述缝合针的内齿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中心的连线位于所述外鞘的一条直径上;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摆杆、第一主动棘爪、第一止回棘爪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棘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钢丝末端分支有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摆杆一端与所述钢丝末端的一个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棘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棘爪一端与所述第一棘轮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止回棘爪被所述第一弹簧压紧卡位在所述第一棘轮的一个齿槽中;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棘轮、第二摆杆、第二主动棘爪、第二止回棘爪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第二摆杆一端与所述钢丝末端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棘轮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棘爪一端与所述第二棘轮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止回棘爪被所述第二弹簧压紧卡位在所述第二棘轮的一个齿槽中;
所述内镜缝合器还包括套筒和金属软管,所述套筒的外径与外设的内窥镜的直径适配,所述套筒安装在所述内窥镜的末端,所述外鞘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内孔中,所述外鞘平行于所述套筒的一个纵切面设置,所述外鞘的开口朝向所述套筒的外侧,所述套筒在垂直于所述外鞘的纵切面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钢丝穿设所述通孔中,所述钢丝穿设所述金属软管中,所述金属软管与外设的内窥镜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在与所述通孔相对的面上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套筒的外端面连通,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外鞘的高度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C形的所述外鞘的圆弧长度为2/3的圆弧,C形的所述缝合针的圆弧长度为2/3的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上的弧形凹槽的圆弧长度为1/3的缝合针的周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的中部设有穿线环,所述穿线环位于相对所述缝合针上的内齿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的一端为尖端,所述穿线环的外形为半个水滴形,所述穿线环的尖端朝向所述缝合针的尖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伸缩器,所述钢丝伸缩器包括手柄滑动部和手柄固定部,所述手柄滑动部与所述手柄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金属软管的首端与所述手柄固定部连接,所述钢丝的首端与所述手柄滑动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李达龙,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李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8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壁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X线显影的久置可吸收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