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色竹原浆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5912.X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乐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4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莫瑶江 |
地址: | 5101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本色 原浆 织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色竹原浆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天然本色无害环保的竹原浆作为原料与其它纺织用短纤混合,竹原浆及其它纺织用短纤粘连或粘结在一起,重新建立起一种立体网状编织结构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像纺织物一样具有足够宽度、长度和各部位编织紧密度一致、厚薄一致,并达到机织布的各项强力指标,同时减少了对竹原纤维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竹原纤维的长度和形态结构,最大程度保留“竹琨”不受破环,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本色竹原浆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形成的织物,只用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其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
纺粘法和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工艺发展迅速,是非织造布制造中常用的两种工艺方法,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又称聚合物纺丝成网法,是利用化纤纺丝原理,在聚合物纺丝过程中使连续长丝纤维铺置成网,纤网经热轧或针刺加固缠结成非织造布。
水刺法非织造布又称射流喷网法非织造布,短纤经开清梳理后制成纤网,然后利用高压水产生无数个极细的水针射向纤网,使纤维在受到不同方向射流的作用下而相互缠结,从而使纤维网得到加固,缠结成非织造布。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都能生产出非织造布,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纺粘法生产出的非织造布手感较硬,吸水性较差;而水刺法生产出的非织造布强力差、成本高,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非织造布的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上述两种方法生产出的非织造布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色竹原浆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天然本色无害环保的竹原浆作为原料与其它纺织用短纤混合,竹原浆及其它纺织用短纤粘连或粘结在一起,重新建立起一种立体网状编织结构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像纺织物一样具有足够宽度、长度和各部位编织紧密度一致、厚薄一致,并达到机织布的各项强力指标,同时减少了对竹原纤维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竹原纤维的长度和形态结构,最大程度保留“竹琨”不受破环,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本色竹原浆非织造布,该非织造布由1~99%重量份的本色竹原浆、1~99%重量份的其它纺织用短纤构成,本色竹原浆及其它纺织用短纤粘连、粘结在一起,组成立体网状编织结构;所述的本色竹原浆是以竹材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制浆方法制成,且不含有害物质和任何化学添加剂成分100%的植物天然本色浆,所述竹材选自毛竹、楠竹、慈竹等中的任一种;所述的其它纺织用短纤选自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人造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本色竹原浆特殊的制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将竹材切片成长20-60mm、宽10-30mm并用水洗涤得到洗好的竹片;
2)、蒸煮:将洗好的竹片放入150℃的蒸煮锅内蒸煮80-180min,得到浆料;
3)、洗涤:采用洗涤设备和水对步骤2)得到的浆料进行洗涤得到洗净后浆料;
4)、除渣:将洗净后浆料泵送至除渣系统进行除渣;
5)、打浆:将洗涤净化后的浆料输送至打浆设备打成竹原浆;打浆度大于55゜SR
所述本色竹浆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配:将本色竹原浆与其它纺织用短纤混配,得到竹浆纸半成品;
2)、加固:将步骤1)得到的竹浆纸半成品采用现有非织造布技术如机械固结,热粘合,自粘合等进行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乐,未经马晓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9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