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6490.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6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梅;林伟雪;周伟峰;余锐生;苏起钦;玉格;匡细细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朱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流量 仿真 计算方法 装置 | ||
1.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所述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
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所述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
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
其中,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所述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具体包括:
获取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入口直径和管直径;分别针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执行以下操作:计算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入口直径与相应的管直径的比值,获得直径比值;判断所述直径比值是否符合预设范围,若是,则计算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与加速压降的加和,作为梯度压降,否则,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为梯度压降;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
基于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确定摩擦参数,其中,所述摩擦参数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初始流量呈正相关,并分别与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横截面积,入口密度,以及梯度压降呈负相关;
基于所述摩擦参数,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选择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作为调整压差;
基于所述调整压差,分别采用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流量;
分别将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调整为对应的调整流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后,进一步包括:
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所述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
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除了所述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之外的其它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调整后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再次进行调整。
5.一种换热器流量的仿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所述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以及对应所述每一个分液毛细管预设的初始流量,分别获得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进出口压差;
调整单元,用于确定各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不完全相同时,基于任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进出口压差,分别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初始流量进行调整;
其中,在基于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分别确定所述换热器中包含的每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流量仿真模型时,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对应换热器中包含的各个分液毛细管设置的配置参数中包含的入口直径和管直径;分别针对每一个分液毛细管,执行以下操作:计算一个分液毛细管的入口直径与相应的管直径的比值,获得直径比值;判断所述直径比值是否符合预设范围,若是,则计算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与加速压降的加和,作为梯度压降,否则,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对应的摩擦压降为梯度压降;基于获得的梯度压降,确定所述一个分液毛细管的流量仿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4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