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堆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720.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洋;吉田宪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立大学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学;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E02D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夏宇 |
地址: | 日本国福冈县北九***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砾石层 堆土 污染土壤 中空通道 吸附层 污染土壤层 铺设 连通 密封 多层结构 净化功能 物质扩散 防渗膜 原位置 夹持 夹设 施工 锥度 围住 | ||
1.一种多功能堆土结构,用于将污染土壤密封,其特征在于,
具有污染土壤层被砾石层和吸附层夹持的多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层铺设于所述污染土壤层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砾石层包括,铺设于所述吸附层下方的第一砾石层和铺设于所述污染土壤上方的第二砾石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外侧的中空通道,该中空通道将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围住,且该中空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砾石层连通,而另一端与第二砾石层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渗膜,其以一定锥度夹设于所述第二砾石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渗膜的锥度设定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渗膜是以包覆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外侧的形式被延伸设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层包括,层叠在所述第一砾石层上方的第一吸附层和夹设于所述污染土壤层中间的第二吸附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砾石层与所述污染土壤层之间铺设有盖土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砾石层的下方铺设有粘土层。
11.一种对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堆土结构进行施工的多功能堆土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述(a)~(f)工序中至少具备下述(a)~(d)工序:
(a)挖掘污染土壤;
(b)以使砾石层与吸附层夹持污染土壤层的形式铺设各层;
(c)在多功能堆土结构的外侧设置中空通道;
(d)以夹设于所述砾石层内的形式设置防渗层;
(e)在所述砾石层与所述污染土壤层之间铺设盖土层;
(f)在所述砾石层的下方铺设粘土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砾石层包含第一砾石层与第二砾石层;所述吸附层包含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多功能堆土结构的多层结构中,从下层开始向上层,先铺设粘土层,粘土层的上方铺设第一砾石层,第一砾石层的上方铺设第一吸附层,第一吸附层的上方铺设第一污染土壤层,第一污染土壤层的上方铺设第二吸附层,第二吸附层的上方铺设第二污染土壤层,第二污染层的上方铺设盖土层,在多功能堆土结构的外侧设置中空通道;盖土层的上方铺设第二砾石层;铺设第二砾石层时,以在第二砾石层中间夹设防渗膜的形式进行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立大学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学;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公立大学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学;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7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粉生产车间脉冲漏斗式集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