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盘式抛丸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789.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6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江兴平;徐增荣;束长宁;陈松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城铸造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4 | 分类号: | B24C3/04;B24C1/08;B24C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孙际德,茅泉美 |
地址: | 224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盘 抛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清理机,具体涉及一种转盘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盘状圆钢、钢带的表面容易产生氧化皮、污染物附着物。抛丸清理机通过发射高速丸砂可去除工件表面的粘砂、氧化皮等附着物,获得一定粗糙度的光亮表面,亦可用来对某些齿轮、板簧件工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清理效果好、清理效率高的转盘式抛丸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盘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圆形的清理室,所述清理室的内部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一个第二转盘及两个摩擦旋转轮,其中,所述第二转盘位于所述第一转盘的中央,两个所述摩擦旋转轮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转盘摩擦连接,所述摩擦旋转轮上连接有用于吊挂待抛丸工件的吊挂件;所述清理室的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抛丸器,所述抛丸器的抛丸口朝向所述第一转盘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转盘的上表面靠近所述抛丸器的区域形成抛丸工位,所述第一转盘的上表面远离所述抛丸器的区域形成上料工位;所述清理室的上方设有斗式提升机及丸砂分离器,所述第一转盘的下方设有锥形的集丸仓,所述集丸仓下方设有横向螺旋输送器;其中:所述横向螺旋输送器的进料口与所述集丸仓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横向螺旋输送器的出料口与所述斗式提升机的下端进料口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上端出料口与所述丸砂分离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丸砂分离器的出料口与所述抛丸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室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转盘驱动装置和第二转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盘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转盘旋转,所述第二转盘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转盘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转盘旋转;当所述第一转盘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盘旋转时,两个所述摩擦旋转轮交替进出所述抛丸工位和所述上料工位;当所述第二转盘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转盘旋转时,两个所述摩擦旋转轮在所述第二转盘的摩擦带动下产生反向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盘的尺寸与所述清理室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同心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第一转盘的流丸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室的外部设有除尘器,所述清理室的侧壁上设有迷宫式除尘吸风口,所述除尘吸风口经风管与所述除尘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室的内壁上覆盖有耐磨护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室的侧壁上设有维修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一个第一转盘和两个第二转盘,本发明不仅实现了交替上下料,并且实现了清理过程中对工件进行旋转,其有效地提升了清理效率、保证了清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1至图3中包括清理室1、第一转盘2、第二转盘3、摩擦旋转轮4、抛丸器5、斗式提升机6、丸砂分离器7、集丸仓8、横向螺旋输送器9、第一转盘驱动装置10、第二转盘驱动装置11、除尘器12、抛丸工位2a及上料工位2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如图1至3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转盘式抛丸机包括清理室1、抛丸器5、斗式提升机6、丸砂分离器7、集丸仓8、横向螺旋输送器9、除尘器12等部件。
所述清理室1为圆形,其内部设有第一转盘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盘2的面积与所述清理室1面积大致相等。
所述第一转盘2上设有一个第二转盘3及两个摩擦旋转轮4。其中,所述第二转盘3与所述第一转盘2同心设置,两个所述摩擦旋转轮4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3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转盘3摩擦连接,所述摩擦旋转轮4上连接有用于吊挂待清理工件的吊挂件(未图示)。
所述清理室1的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抛丸器5,两个所述抛丸器5的抛丸口均朝向所述第一转盘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转盘2的上表面靠近所述抛丸器5的区域形成有抛丸工位2a,所述第一转盘2的上表面远离所述抛丸器5的区域形成有上料工位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城铸造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城铸造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