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路热管及应用环路热管的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933.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卓奇;林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鼎丰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路 热管 应用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形通道板(11)、第二环形通道板(12)及第三环形通道板(13),所述第二环形通道板(12)及第三环形通道板(13)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板(11)的两端,所述第一环形通道板(11)、第二环形通道板(12)及第三环形通道板(13)的内部形成环形管路(14),所述环形管路(14)的进口及出口连通,所述环路管路(14)的内部设有多段气柱(141)及多段液柱(142),每段气柱(141)相邻间设有液柱(1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14)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14)的横截面积介于0.785平方毫米至15平方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形通道板(13)还包括至少一个注入口(131),所述至少一个注入口(131)连通所述环形管路(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14)具有多个环形管路(14)。
6.一种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环路热管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2)、环路热管(1)、至少一组电池(3)、液冷管道(4)、控制器(5)、换热器(6)、循环水泵(7)及压缩机(8),所述环路热管(1)铺设于所述电池箱体(2),所述至少一组电池(3)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2),并抵接所述环路热管(1)的表面,所述液冷管道(5)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2),并连接所述环路热管(1),所述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至少一组电池(3),所述换热器(6)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液冷管道(4),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所述循环水泵(7)的进口连接所述换热器(6)的第二接口,所述循环水泵(7)连接所述液冷管道(3),所述循环水泵(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所述压缩机(8)分别连接所述换热器(6)的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压缩机(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9),所述加热器(9)连接所述液冷管道(3)及换热器(6)的第一接口,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热管(1)与所述至少一组电池(3)设有绝缘导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路(14)具有多个环形管路(1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道(4)与所述至少一组电池(3)间具有隔断梁(10),所述隔断梁(10)连接所述电池箱体(2)的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鼎丰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鼎丰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9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防护电池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电梯的张紧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