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莓茶炒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7473.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0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曾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艾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15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莓茶炒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炒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莓茶炒茶机。
背景技术
莓茶的炒制和普通的茶叶区别很大,现在并没有一款完全针对莓茶的炒茶机,现有的莓茶炒制一种是全手工炒制,手工炒制品质不稳定,炒的好坏全凭技术工人的个人水平;高温下要双手不断翻炒长时间弯腰翻炒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卫生条件差,人员参与部分增加对莓茶卫生造成一定的威胁。
另一种是采用普通炒茶设备进行炒制:经过清洗-摊晾-杀青-揉捻成型-解散-渥堆-烘干-提香等工序,这样生产虽然和手工生产相比有很大的效率优势,但是莓茶品质和手工生产莓茶品质相比较有较大的区别,因为莓茶生产有其特殊性,传统手工炒制莓茶时,必须在炒锅达到一定温度以后,要快速翻动揉搓莓茶,之后又立即打散冷却,重复这个过程,这样莓茶才能有效释放出二氢杨梅素,并在之后甚至当时就生成自然地较均匀大面积片状白色析出物,而按照上述普通炒茶设备炒制时因为莓茶叶面含水量相对较低,在这种杀青机里面的时间太长,温度比较难控制,火大会造成叶面太干影响后面的揉捻工序,火太小杀青杀不透,最主要的是传统杀青机只具备杀青作用,并不具备揉搓打散功能,莓茶表面蜡质层角质层无法被揉破,之后还要离开杀青机等待揉捻机揉捻,揉捻完成后还要解片打散,把整个完整的莓茶炒制工序变成了好几步工序,造成这种工艺生产的莓茶在杀青时二氢杨梅素无法正常均匀析出,揉捻时叶面降温又失去了析出的条件,直到渥堆发酵以后才会沤出斑斑点点的析出点,这样一来莓茶的有效成分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导致茶叶效用降低和加工成本的直接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莓茶炒茶机。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种莓茶炒茶机,包括进料斗、锅体、加热元件、出茶口,所述进料斗设置在锅体头部上方,所述出茶口设置在锅体尾部下方,所述加热元件位于锅体底部;所述锅体内设有主轴和揉搓打散机构,所述揉搓打散机构包括揉搓板、打散杆、扫茶板和解散钉,所述主轴位于锅体中央位置,主轴通过主轴驱动电机和皮带机构启动,所述揉搓板、打散杆和扫茶板依次设置在主轴上,所述解散钉垂直设置在锅体内壁上;揉搓板为弧形板,打散杆上设置打散钉,打散钉与解散钉相互错开。
炒茶机工作时,先将加热元件加热,开通主轴驱动电机,主轴驱动电机通过皮带机构带动主轴转动,转动的方向是扫茶板-打散杆-揉搓板的方向(为方便描述,称为逆时针方向),揉搓板、打散杆、扫茶板在主轴的带动下一起运动;将莓茶通过进料斗导入锅体内,首先揉搓板逆时针运动,将锅底的莓茶揉搓成卷,揉搓板继续向上运动,茶卷掉到打散杆上,打散杆向上运动,当运动到解散钉处时,茶卷被打散钉和解散钉之间的空隙打散掉落锅底,扫茶板运动到锅底将掉落的茶叶扫起,通过类似于蛟龙的作用将茶叶向前推进,进入下一个揉搓-打散的工序;如此周而复始,茶叶一边重复揉搓-打散的工序,一边从锅体头部向尾部运动,最后炒制成熟,从出茶口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揉搓打散机构个数大于1,揉搓打散机构从进料斗下方设置到出茶口上方。揉搓打散机构是设置在锅体内,布满主轴,以保证茶叶在锅体内能够经过充分的揉搓-打散工序,以保证茶叶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扫茶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主轴存在一个夹角,所述夹角小于90度。此处的夹角是指扫茶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主轴形成的夹角中较小的角。由于本发明的茶叶需要经过多个揉搓打散的程序,因此需要将茶叶向锅体尾部扫去,若扫茶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主轴是互相垂直的,则茶叶只能在这一个揉搓打散机构所在的位置上重复揉搓-打散的工序,无法再加新的茶叶,降低了炒茶机的生产效率,设置夹角小于90度,即可使扫茶板在每一个揉搓-打散工序中将茶叶推向后方进入下一个揉搓-打散工序。这样一级一级地延续下去,直至茶叶炒制完成从出茶口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揉搓板一端通过揉搓板轴与主轴相连,揉搓板另一端与揉搓板轴之间设有压力弹簧调节机构。揉搓板在工作时,设有揉搓板轴的一端为前端,先接触茶叶,随着主轴旋转,揉搓板对茶叶进行揉搓,重力作用下压力弹簧调节机构使揉搓板后端靠近锅底,保证揉搓效果;主轴继续旋转,揉搓板向上运动,压力弹簧调节机构使揉搓板后端远离锅体内壁,防止碰到解散钉。
进一步的,所述扫茶板上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的大小与解散钉相适应。扫茶板上设置避空槽可防止扫茶板碰到解散钉导致发生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艾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艾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7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