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微流控芯片观测的微位移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7550.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4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宇;王冰;张华丽;冒卫星;王亚凯;倪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微流控 芯片 观测 位移 控制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位移平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微流控芯片观测的微位移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由于其体积小、试剂消耗量低和高度集成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微型化、高通量、实时检测等优势,其在细胞研究、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到微流控芯片的分析研究中。
微流控芯片需要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需移动,以便观察不同位置。通常将芯片放在一个夹具上固定,通过移动夹具来观察不同位置。
传统芯片夹具存在连接方法繁复、连接方式固定、不具备可调节性等技术问题。同时,夹具和芯片的连接密闭性差,容易发生失压、漏液,影响芯片的使用效果。
通常一次实验设有一个或多个微流控芯片,需要对芯片的各区域、各芯片的实验现象进行观测,并拍照记录。但是,普通显微镜一般不具备位移调节和图形获取功能。高级专用显微镜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旋转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当观测位置不佳或需调整位置时,通常需人工手动调节推进器。这种情况下,移动距离不可控,且移动距离未知。目前实验室条件下微流控芯片的观测,基本将微流控芯片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而预先的微流控芯片尺寸结构数据已知,借助良好的位移控制可更好地开展实验。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微流控芯片观测的微位移控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微流控芯片观测的微位移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观测器件(1)、夹具(2)、微流控芯片(3)、Y轴运动单元(4)、X轴运动单元(5)、数显表(6)、计算机(7),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观测器件(1)拍摄的实验现象在计算机(7)上实时显示;
所述Y轴直线运动单元(4)位于X轴直线运动单元(5)的上方;
所述夹具(2)固定在Y轴直线运动单元(4)的平台上;
所述计算机(7)控制Y轴直线运动单元(4)和X轴直线运动单元(5)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记录结果通过数显表(6)显示;
所述微流控芯片夹具(2)为双层结构,包括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
所述微流控芯片(3)位于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21)为矩形边框设计,边框设置有第一弹性材料(2102);
所述下盖板(22)为矩形边框设计,边框设置有第二弹性材料(2202)。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21)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2101),所述下盖板(22)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2201)、第一螺钉孔(2203);
所述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通过螺栓(23)和螺母(2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观测器件(1)包括支架(11),CCD摄像机(12),转换器(13)和物镜(14);
所述CCD摄像机(12)与支架(11)固定连接,支架(11)控制CCD摄像机(12)的位置于微位移平台中心;
通过切换所述转换器(13)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14),CCD摄像机(12)拍摄实验现象并在计算机(7)上实时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Y轴直线运动单元(4)包括连接件(401),第一支座(402),第一导杆(403),第一直线运动轴承(404),阵列光源(405),第二螺钉孔(406),第一轴承座(407),第一旋钮(408),第一直线导轨(409),第一丝杆螺母(410),第一滚珠丝杆(411),第一光栅标尺(412),第一读数头(413),第一伺服电机(414);
所述第一支座(402)位于Y轴直线运动单元(4)两侧,两侧支座与第一导杆(403)、第一直线运动轴承(404)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407)位于Y轴直线运动单元(4)两侧,两侧轴承座与第一旋钮(408)、第一丝杆螺母(410)、第一滚珠丝杆(411)、第一伺服电机(414)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光栅标尺(412)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409)的运动件侧面;所述第一读数头(413)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409)固定件的上表面;所述阵列光源(405),第二螺钉孔(406)位于Y轴直线运动单元(4)的上工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7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