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7603.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3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郝铁钢;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14;F24F13/15;F24F11/64;F24F11/79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刘长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地式 空调 室内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条形导风板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多个条形导风板相连,带动多个条形导风板在出风口所在的平面范围内转动,并且还带动每个条形导风板以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一条直线为轴线转动。控制方法包括:驱动多个条形导风板在出风口所在的平面范围内转动至预设角度后停止,控制多个条形导风板沿其轴线转动;或驱动多个条形导风板在出风口所在的平面范围内转动的同时,控制多个条形导风板沿其轴线转动。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具有两种不同的送风控制方式,因此具有更加灵活多样的送风模式,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落地式空调器中,通常都采用矩形的出风口,在出风口上普遍设置有横格栅和纵格栅,通过横格栅实现上下方向的导风,通过纵格栅来实现左右方向的导风。但是,传统的导风结构在通过摆动横格栅和纵格栅导风时,容易出现格栅抖动的现象,噪音较大,且由于格栅摆动角度受限,使送风角度较小,格栅的设计也阻挡了一部分风,减小了风力,影响了送风距离和送风效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的一些落地式空调器采用圆形出风口结构,出风口处不设置导风板。在室内机开启后,利用中空引流的方式将室内机内部气流直接导出。但是,这些圆形出风口的室内机,由于出风口处不具有遮蔽结构,外部灰尘容易进入室内机内部,影响空调出风气流的空气质量。另外,这些室内机无法对出风口处的气流方向进行引导,容易造成冷气/热气直吹,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空调室内机送风的多样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出风口;至少一个导风组件,设置于每个出风口处,包括多个条形导风板,平行布置于出风口限定的区域范围内;和转动机构,与多个条形导风板相连,配置成带动多个条形导风板在出风口所在的平面范围内转动,并且还配置成带动每个条形导风板以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一条直线为轴线转动,以打开或封闭出风口;以及至少一个送风装置,每个送风装置设置于一个导风组件的后侧,配置成向出风口送风。
可选地,转动机构包括:圆形出风框,沿出风口的周缘嵌设于出风口周缘的内侧,每个条形导风板的两端通过转轴与圆形出风框的内周缘连接,圆形出风框配置成在出风口的平面内转动;和条形导风板翻转机构,与多个条形导风板连接,配置成驱动多个条形导风板以其两端的转轴为轴线共同转动。
可选地,条形导风板翻转机构包括:摇杆,设置于圆形出风框和多个条形导风板的背侧,沿多个条形导风板的排列方向延伸;多个曲柄,沿摇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曲柄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摇杆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条形导风板的背部;和电机,设置于圆形出风框上,连接摇杆的一端,配置成驱动摇杆摇动,以使得曲柄带动条形导风板转动。
可选地,导风组件还包括:加强杆,其两端固定于圆形出风框上且位于条形导风板的背侧,加强杆沿条形导风板的排列方向延伸且与圆形出风框的一条直径重合,加强杆通过间隔设置多个枢转轴与多个条形导风板连接,每个枢转轴与相应的条形导风板两端的转轴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地,电机设置于圆形出风框与加强杆两端的连接位置处,加强杆的背侧设置有导线槽,用于供电机走线。
可选地,加强杆还包括:凸起部,设置于加强杆的中点位置,朝向加强杆后方凸起;固定卡扣,中间具有圆形卡孔,套设于凸起部的顶部,配置成以凸起部为轴线转动;两个垫片,垫设于固定卡扣的顶面和底面;其中电机的导线沿导线槽由固定卡扣的下方穿过圆形卡孔,并从固定卡扣上方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7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