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8032.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金谷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3 | 分类号: | F16F15/03;F16F15/04;F16F15/073;B60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钟日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致动器 以及 能动 型减振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4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9071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在内轴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产生基于电磁的轴向驱动力的电磁式致动器相关的技术,并涉及电磁式致动器以及使用该电磁式致动器的能动型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被称为主动式的能动型的减振装置、防振装置中,为了获得激振驱动力而采用电磁式致动器。例如,如日本特许第4643602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电磁式致动器形成为如下构造:相对于外筒部件利用弹性部件对内轴部件的轴向两侧进行弹性支承并以能够在轴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该内轴部件进行组装。而且,相对于内轴部件和外筒部件,使作用于固定件与可动件之间的电磁力发挥作用而获得轴向上的激振驱动力。
此处,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固定件构成为包括线圈部件,并且可动件构成为包括永久磁铁。而且,通过对线圈部件通电而在固定件与可动件之间产生电磁力。故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具备用于对线圈部件供电的供电用的端子,具备该供电用的端子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状部件容纳配置于外筒部件。
但是,在电磁式致动器中,考虑到防尘性、防水性等,经常对收纳有线圈等的内部空间进行密闭。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中,利用外筒部件和托架金属件从上下侧将环状部件的外周端部夹入而确保内部空间的密封性,并相对于外筒部件将环状部件固定。
但是,支承线圈的线轴相对于环状部件被直接固定,因此,固定件相对于可动件的振动容易传递至支承环状部件的外周端部。特别是由于环状部件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从而,因树脂老化或损伤等而有可能导致环状部件的固定力降低、或者对经由环状部件的从防振对象至壳体的振动传递等造成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436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针对可动件和固定件相互间的振动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环状部件的固定力降低等的、新型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能够尽量以任意的组合方式而采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电磁式致动器,其利用弹性部件将装配有线圈部件的外筒部件和装配有磁铁部件的内轴部件连结,通过对该线圈部件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该磁铁部件而使得轴向的驱动力作用于该内轴部件与该外筒部件之间,其中,在所述外筒部件设置有在轴向上将所述线圈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并且容纳有具备对该线圈部件供电用的端子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状部件,在轴向上将该环状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二支承部以并未作用有基于该第一支承部的夹持力的并列构造而进行设置。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在外筒部件中,使得对线圈部件进行固定的第一支承部和对环状部件进行固定的第二支承部实质上独立,由此能够分别设定基于夹持的固定力。故此,例如在作用有在磁铁部件之间所引起的轴向的驱动力的第一支承部中能够确保较大的固定力,并且,在第二支承部中,能够抑制为用于端子连接所需的程度的固定力,还能够避免树脂的老化、树脂的损伤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外筒部件的所述第一支承部中在轴向上将所述线圈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以及该外筒部件的所述第二支承部中在轴向上将所述环状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分别夹装有密封橡胶。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电磁式致动器,通过夹装密封橡胶,能够减小因部件尺寸、组装位置等的误差而引起的夹持固定力的偏差。另外,通过夹装密封橡胶而能够将夹持力吸收,因此,还能够避免夹持力意外地变得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8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赛鸽喂食器
- 下一篇:一种养鸡场自动投料喂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