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木工程用打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8067.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仲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E02D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木工程 打桩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打桩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下方设置有调节支腿,还包括可沿龙门架升降的升降台,在龙门架上安装有控制升降台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台上方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支撑板,两个竖向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动力转盘,其中一个竖向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控制动力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动力转盘周向均布有若干个锤击机构,所述锤击机构包括敲击锤和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和动力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敲击锤和固定连杆铰接连接,所述动力转盘转动时带动若干个锤击机构转动,锤击机构转动时,各敲击锤依次对桩柱敲击使桩柱下沉。本打桩机结构简单,冲击频率高,能够对桩体进行高效的打桩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打桩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旋转打桩机,即利用卷扬机拉起的钻杆悬挂家,通过钻杆来钻孔;另一种冲击锤打桩机,即利用卷扬机拉起冲击锤反复下落、提升来实现打桩。对于冲击锤打桩机而言,其基本参数是冲击部分重量,冲击动能和冲击频率,传统的冲击锤打桩机种类较多,但其使用时均为使冲击锤反复下落,只有在下落过程中才能对桩柱产生打击作用,因此打桩机需要将大量能耗消耗在提升重锤上。其一个工作过程,仅能完成对桩体的一次打击,效率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结合现有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打桩机,本打桩机结构简单,冲击频率高,能够对桩体进行高效的打桩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土木工程用打桩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下方设置有调节支腿,还包括可沿龙门架升降的升降台,在龙门架上安装有控制升降台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台上方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支撑板,两个竖向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动力转盘,其中一个竖向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控制动力转盘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动力转盘周向均布有若干个锤击机构,所述锤击机构包括敲击锤和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和动力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敲击锤和固定连杆铰接连接,所述动力转盘转动时带动若干个锤击机构转动,锤击机构转动时,各敲击锤依次对桩柱敲击使桩柱下沉。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主轴,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竖向支撑板一侧的电机安装座上,所述转动主轴连接转动电机,转动主轴两端通过安装在两个竖向支撑板内的轴承支撑,动力转盘安装在转动主轴上。
所述敲击锤和固定连杆铰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在固定连杆上还设置有限制敲击锤与固定连杆之间角度的限位台,敲击锤通过惯性敲击完桩柱后,在动力转盘作用下敲击锤角度发生变化以便能够顺利通过桩柱,之后在扭力弹簧和限位台作用下复位。
所述敲击锤和固定连杆铰接处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敲击锤和固定连杆之间的角度变化。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丝杆和丝母,在龙门架顶部设置有横向固定板,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横向固定板上,所述丝母固定在升降台上,所述丝杆连接升降电机并与丝母螺纹配合,升降电机转动过程中,可通过丝杆和丝母带动升降台沿龙门架升降运动。
所述龙门架两侧安装有竖向导轨,所述升降台两侧安装有与竖向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
所述竖向滑轨共四个,龙门架两侧分别设置两个,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台中间位置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动力转盘周向均布的若干个锤击机构,在动力转盘转动过程中,各锤击机构能够通过惯性对桩体进行轮番锤击,可大幅度提高桩体敲击频率,增加打桩效率,同时本发明将锤击机构设置为相互铰接的敲击锤和固定连杆结构,当敲击锤完成敲击时,角度变化后从桩体一侧顺利通过,不影响打桩机正常作业。
2、本发明将打桩部分设置在可升降的升降台上,通过升降电机控制升降台自动下降,可完成对桩体的逐渐锤击,使用方便,作业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80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