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生物堆修复技术中堆体温度和湿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678.8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书海;王卅;李凤梅;王加宁;吴波;李刚;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生物 修复 技术 体温 湿度 方法 | ||
1.一种提高生物堆修复技术中堆体温度和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提高生物堆体温度达到30~40 ℃和维持生物堆体湿度达到25%~35%v/w;
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由发生设备和输出管路构成,发生设备设于生物堆体外,并与输出管路相连,输出管路通入生物堆体;
所述输出管路由管路A、B、C、D和E 组成;两个并联管路B一端通过管路A与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中的管道式气体加热器相连,另一端与管路C相连,管路C上并联多个分支管路D,每个管路D在生物堆内设有与其垂直的管路E,使其呈“倒T字”型;
所述并联的两个管路B上分别设有阀门,其中一条管路的阀门至与管路C相连之间设有雾化加湿器;
所述通入生物堆内的管路表面上设有孔,每个管路D间隔1~2 m;
所述生物堆外设置的管路外壁采用厚度为1~2 cm的隔热真空板以长方体形式包裹,孔隙部分采用碎岩棉填充;生物堆内部的管路表面由细孔纱布包裹。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生物堆修复技术中堆体温度和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湿度与温度均不足需补给调节时,关闭热空气单独输送线路阀门,打开热空气与常温雾化水汽同时输送线路的阀门进行热空气与雾化水汽的同时供给;当土壤监测指示土壤堆体湿度达到25%~35%v/w时,关闭热空气与常温雾化水汽同时输送线路的阀门,打开热空气单独输送线路阀门,只进行热空气供给;当土壤监测指示土壤堆体温度达到30~40 ℃时,关闭空气加热功能,转而进行自然温度空气补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6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