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窝蜂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1038.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丁胜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0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干扰 协调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窝蜂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窝蜂小区的用户进行用户分组处理,得到边缘用户组和中心用户组;
基于对边缘用户组的吞吐量以及对中心用户组的吞吐量进行极大化处理的原则,构建相应的目标函数,分别得到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二目标函数;
基于对窝蜂小区的整体发射功率进行极小化处理的原则,构建相应的目标函数,得到第三目标函数;
创建所述第一目标函数、所述第二目标函数以及所述第三目标函数共同的约束条件,得到第一组约束条件;
基于用户公平性创建相应的约束条件,得到第二组约束条件;
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并结合所述第一组约束条件和所述第二组约束条件,对所述第一目标函数、所述第二目标函数和所述第三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相应的Pareto最优解;
根据所述Pareto最优解,对窝蜂小区进行相应的功率优化设置以及进行相应的主载波和副载波的划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窝蜂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窝蜂小区的用户进行用户分组处理的过程,包括:
获取每个用户与相邻基站之间的信道增益;
根据不同用户在信道增益上的差异以及在用户与中心点之间距离上的差异,利用聚类方法,分别对每个窝蜂小区的用户进行聚类处理,得到每个窝蜂小区所对应的边缘用户组和中心用户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窝蜂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函数为:
所述第二目标函数为:
式中,表示窝蜂小区m中的主载波的总数量,表示窝蜂小区m中的副载波的总数量,表示窝蜂小区m中的主载波的发射功率,表示窝蜂小区m中的副载波的发射功率,表示窝蜂小区m的边缘用户组的吞吐量,表示窝蜂小区m的中心用户组的吞吐量,表示窝蜂小区m中的主载波的集合,表示窝蜂小区m中的副载波的集合,F表示窝蜂小区总的可用频段宽度,N表示窝蜂小区总的可用子载波数量,S0表示白噪声功率,表示位于窝蜂小区m的基站中的第j个子载波与窝蜂小区m的边缘用户组之间最差的信道增益,表示位于窝蜂小区t的基站中的第i个子载波与窝蜂小区m的边缘用户组之间最差的信道增益,表示位于窝蜂小区m的基站中的第j个子载波与窝蜂小区m的中心用户组之间最差的信道增益,表示位于窝蜂小区t的基站中的第i个子载波与窝蜂小区m的中心用户组之间最差的信道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窝蜂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目标函数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窝蜂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约束条件包括第一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和第三约束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
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为:
所述第三约束条件为:
其中,m=1,2,3,Pmax表示最大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窝蜂小区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约束条件包括:
以及,
其中,m=1,2,3,表示预设的与对应的吞吐量最小阈值,表示预设的与对应的吞吐量最小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10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板处理装置及基板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