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1776.5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炯;崔索超;郭良贤;孙峰;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05 | 分类号: | H01S3/105;H01S3/067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光纤 激光器 | ||
1.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腔、线形支路和腔长调节自动控制模块三部分,其中
所述的环形腔包括依次连接成环形的保偏隔离分光型波分复用器(2)、透射式可饱和吸收体(3)、偏振合束器(4)和保偏掺杂光纤(12),所述的透射式可饱和吸收体(3)为可实现自启动锁模的器件,所述的保偏隔离分光型波分复用器(2)一端口连接有与环形腔相耦合的半导体泵浦激光器(1),泵浦光经保偏隔离分光型波分复用器(2)耦合进入环形腔,反向泵浦保偏掺杂光纤(12);
所述的线形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偏振合束器(4)、非保偏色散补偿光纤(5)、光纤准直器(6)、45°法拉第旋转镜(8)和角锥棱镜(9),所述的光纤准直器(6)和45°法拉第旋转镜(8)紧固连接,光纤准直器(6)输出的光经由角锥棱镜(9)进入45°法拉第旋转镜(8)偏振态旋转90°后产生正交偏振的反射光;
所述的腔长调节自动控制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保偏分束器(13)、光电探测器(15)、自动驱动控制电路(16)和压电陶瓷(11),所述的角锥棱镜(9)固定在压电陶瓷(11)上,保偏分束器(13)用于对保偏隔离分光型波分复用器(2)的输出光进行分束,自动驱动控制电路(16)根据接收到的光电探测器(15)信号驱动压电陶瓷(11)进行相应的线性平移,实现对腔长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泵浦激光器(1)采用974nm或976nm或1480nm的尾纤式半导体激光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偏隔离分光型波分复用器(2)为混合无源器件,包括光纤耦合器、光隔离器和波分复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射式可饱和吸收体(3)为透射式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体、单臂碳纳米管、石墨烯和黑鳞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振合束器(4)采用尾纤为保偏光纤的光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保偏色散补偿光纤(5)提供正常色散,用于补偿整个激光器谐振腔内的反常色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准直器(6)为FC/APC、FC/PC、SC/APC、SC/PC、LC/APC或LC/PC接口的单模光纤准直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5°法拉第旋转镜(8)为单程偏转45°的法拉第旋转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锥棱镜(9)为镀膜前面精度不大于λ/4,发射光的光束角度误差不大于5秒、波长范围为400-2000nm的角锥棱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偏掺杂光纤(12)为保偏掺铒光纤或保偏铒镱共掺光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偏分束器(13)是1×2的尾纤为保偏单模光纤的无源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探测器(15)是尾纤保偏为单模光纤的光电探测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项所述的一种腔长可调的光纤飞秒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泵浦激光器(1)、保偏隔离分光型波分复用器(2)、透射式可饱和吸收体(3)、偏振合束器(4)、色散补偿光纤(5)、保偏掺杂光纤(12)、保偏分束器(13)、光电探测器(15)之间均通过熔接涂覆或熔接后加热缩套管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17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