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多功能人工冻结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3664.3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姚兆明;朱纪斐;张秋瑾;姜自华;许常伦;商玉娇;高凯;陈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多功能 人工 冻结 平台 | ||
本发涉及大型多功能人工冻结平台。本发明解决了下述问题:因冻结法施工造价高,为了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研究冻结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水分场等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影响关系,需要进行模型试验来模拟实际工程情况。本发明包括制冷系统,模型试验采集系统和试验平台。制冷系统由箱体、室外冷凝机组、外循环管路组成;模型试验采集系统由计算机、温度采集原件、压力采集原件、水分采集原件组成;试验平台由圆柱形基坑和架在基坑上方的反力架组成。本发明相对于实际人工冻土工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较多等优点。降低了冻土研究的成本,使得冻土研究不会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方便研究人员对人工冻土展开大量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型试验和人工冻土工程,具体说是通过模型试验方法将现场原型上的基本物理力学现象(冻结壁温度场、应力场、水分场变化规律及相互影响关系),按照一定几何缩比进行设计,在模拟同等的边界条件下进行室内试验(在室内进行人工多线圈管冻结壁水、热、力耦合模型试验)。
背景技术
模型试验方法是将体现在现场原型上的基本物理力学现象,按一定几何缩比进行设计,在模拟同等的边界条件下进行室内试验。以尽可能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从本质掌握现场实际物理、力学现象。
冻土即温度低于0℃的土或岩石。冰作为胶结材料,将相邻土颗粒或岩块体胶结连接而结构体的强度增大,同时降低其透水性,所以在冻土工程中,能够利用的冻土有利特性包括其稳定性、高强度、隔水性等,但利用冻结法的工程往往困难程度高,工程造价昂贵。
发明内容
因为冻结法施工造价高,所以,为了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研究冻结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水分场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影响关系,需要进行模型试验来模拟实际工程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大型多功能人工冻结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解决方案如下:
大型多功能人工冻结平台:
A.制冷系统:包括箱体、室外冷凝机组、外循环管路。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在箱体内实现通过压缩制冷剂(如:氟利昂)将冷媒剂(如:酒精)降低(或升高)到指定温度并保持恒温,通过控制系统使冷媒剂进入外循环系统,在外部的循环管路中进行外循环,当冷媒剂循环经过插在土体中的冻结管时,达到降低土体温度的目的。
(1)箱体:箱体应可以实现以下功能。①实现制冷功能。通过压缩制冷剂(如:氟利昂)将冷媒剂(如:酒精)降低(或升高)到指定温度并保持恒温,通过控制系统使降温后的冷媒剂,进入箱体外的管路。冷媒剂流经插在土体内的冻结管(其中冻结管应由导热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依据热传导原理,达到降低土体温度的目的,再由外循环管路流回箱体内部,重新进行降温。②可以对制冷温度以及冷媒剂(如:酒精)的循环进行调节与控制。
(2)室外冷凝机组:箱体内部在压缩制冷剂降温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通过冷凝机组排放到室外。
(3)外循环管路:冷媒剂在箱体内降温后,通过循环动力系统进入外循环管路中的去路酒精干路,冷媒剂再流入各支路中,之后需要流入与各支路相连的插在土中的金属冻结管,再由各回路支路流入回路酒精干路。其中金属冻结管的构造是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圆柱形金属管。
B.模型试验采集系统:由计算机、温度采集原件、压力采集原件、水分采集原件组成。可以实现以下功能:能够通过计算机实时对土体温度、水分、内部应力进行监测、收集。
(1)温度采集原件:土体温度变化是试验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对温度采集要求较高。要求温度传感器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工作,温度采集仪要求测量精度达到±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3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的电梯检测装置
- 下一篇:凝固点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