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光谱、真彩图与点云互补的室内重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3901.6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9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宇;李文强;金玲;贺亮;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谱 彩图 互补 室内 重建 方法 系统 | ||
基于高光谱、真彩图与点云互补的室内重建方法及系统,它涉及场景自适应、基于SVM的波谱识别、基于高光谱与真彩图的点云闭环矫正以及距离统计、贪婪三角形等方法。它解决了点云获取设备对材质、光照和热量等不敏感以及三维重建的全自动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为:一、获取初始数据;二、根据高光谱数据识别出点云缺失的位置;三、三维点云信息的初步修正;四、根据真彩图矫正修补结果;五、点云的滤波、拼接自动化、点云的面片化及纹理映射。本发明利用高光谱与真彩图信息对点云进行修补,弥补了硬件的不足,使重建的质量获得提升,通过自适应处理及全自动化的实现,使得三维室内重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也获得提升,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虚拟现实领域的室内三维重建,具体是采用高光谱信息、三维点云信息以及真彩RGB图像信息完成室内三维场景的高质量重建。
背景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热门研究目标,大到地图的绘制,小至晶粒组织的重建,它既能帮助我们将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进行快速准确的数字化保存,又能便于科学研究,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近年来,在室内三维重建方面,有基于2D图像的双目视觉三维重建,有基于3D深度信息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等。在市面上流行有很多采集深度信息的产品,但是由于玻璃等高反光材质的平面物体对光源不敏感,并且光源的反射与光照强度、热量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使获得的点云数据存在丢失现象,导致单依靠点云数据的室内三维重建效果不理想。而目前的常用方法是通过多角度多次采集的方式,将丢失数据进行部分修补,这样无疑会提高采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并且高质量重建的自动化程度低,对于某些无法通过采集来增加细节的场景将无能为力。
由于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以及高光谱信息挖掘技术的发展,可以对光谱波形等特征进行处理和信息提取,最终挖掘数据特征,达到识别物体的目标。高光谱中存在大量的细节信息,但是高光谱数据目前主要用于大场景的物体识别,如果将高光谱用于室内小场景的物体识别,将可以方便的提取到成像光源对材质、光照和热量不敏感的位置,若该信息可以用于辅助三维重建,将会使重建的质量获得提升。
本发明,基于高光谱、真彩图与点云互补的室内三维重建系统,是一种综合高光谱、三维点云及真彩图数据的特征,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点云修补,利用彩色RGB图像数据进行点云矫正,使得传统三维重建中出现的点云不完整问题得以解决,最终达到室内场景高质量重建的系统,并通过自适应的预处理参数使得整个重建过程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综合高光谱、三维点云及真彩图数据的室内三维重建技术,解决了传统三维重建时光源对材质、光照条件和热量等不敏感现象导致的点云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光谱信息填补缺失点云,利用彩色图像数据矫正点云的方法,再结合其他滤波等技术,最终提高了三维重建的质量与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应用层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首先,将世界坐标系定义为室内场景的中心点,以方便观察重建效果,并通过陀螺仪记录采集每一帧的点云及其对应的高光谱信息和彩色RGB信息时的位置和姿态;在进行三维重建之前,利用高光谱信息识别出成像光源对材质、光照和热量等不敏感的物体,从而对点云数据进行初步修补;并利用具有综合信息的彩色RGB数据对修补结果进行矫正,以获得高质量的待拼接点云;将陀螺仪获得的坐标系信息作为迭代最近点算法(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配准的初始输入,实现点云的准确配准拼接;在配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滤波和平滑处理,参数根据场景的大小自适应处理,以解决点云存在噪声以及累积数据量越来越大的问题,通过三角化与纹理映射操作,提高了重建场景的可视化效果,使得系统准确且高质量的完成室内场景的数字化重建及保存功能。
本发明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共分为五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初始数据的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3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