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质充气浮性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3993.8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坚;孙光明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22;A23K10/18;A23K10/37;A23K20/10;A23K20/142;A23K20/26;A23K20/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3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饲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肉食性鱼类养殖,符合肉食性鱼类摄食特点,也符合渔民希望直观、精准掌握投喂量的要求,既保证鱼类喜欢摄食又不浪费,且投喂方便的软质充气浮性饲料。
肉食性鱼类天性喜摄食有肉质感的软质饵料而不喜欢摄食质地较硬的硬颗粒饲料,软质浮性饲料就是投其所好的一种环保型饲料。
目前,公知的工业化生产的颗粒状浮性水产饲料,仅有硬质的膨化饲料,至今还未见过有生产软质充气浮性饲料的报道。
虽然用膨化方法生产的浮性饲料有许多优点,但是,膨化法生产至少有两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其一;挤压过程产生的高温(120℃~150℃)在如此高温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均不能存活,故采用膨化法来生产的膨化饲料,在生产过程中根本无法添加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其二;浮性膨化饲料并不能适合所有的水产养殖鱼类饲用,尤其是肉食性鱼类,由于要使膨化饲料有浮性,饲料配方中就必须添加20%以上的淀粉类原料方可,而大多数肉食性鱼类却普遍对淀粉类消化能力较差,鱼类摄食后容易引起涨腹。目前整个饲料生产行业,至今还没有一种不含淀粉类又能有浮性的膨化饲料诞生。
据研究和实际应用证实,有益微生物活体(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进入到动物肠道中,能显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还能促进饲料消化吸收率,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活菌制剂不能耐受高温,故无法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实际应用时,是在饲喂前将这些活菌添加剂拌在饲料中来喂养动物,若是陆生动物喂养尚可采用此方法,而水生动物则不然,如果要将这些活菌制剂附着在水生动物饲料上,就必须在饲喂前先把饲料表面喷湿,然后才拌上活菌制剂,使饲料表面附着有活菌,但饲料一旦投入水中,这些临时附着上去的活菌制剂很容易流失,尽管采用粘合剂来提高附着率,但是收效甚微。
肉食性鱼类天性喜摄食有肉质感的软质饵料而不喜欢摄食质地较硬的硬质饲料,因此,肉食性鱼类的饲养,大多数还是采用天然冰鲜小杂鱼来饲养,如大黄鱼、石斑鱼等的养殖,为了使这些冰鲜杂鱼能漂浮在水面便于观察摄食情况,还要将这些冰鲜杂鱼绞成鱼糜后才投喂,虽然鱼糜团块能漂浮,但其结合力很差,由于肉食性鱼类摄食比较凶猛,漂浮在水面的鱼糜团块很容易被冲散流失掉,这样既浪费了饵料又污染了养殖水域,而且天然冰鲜小杂鱼资源日渐匮乏,而且供应极不稳定,受制约的因素很多,如捕捞季节、气候、休渔期和资源逐步枯竭等,更无法在常温下长期保持新鲜。
为了克服膨化浮性饲料固有的缺陷,以及天然冰鲜小杂鱼供应不稳定,且近海小杂鱼资源逐步枯竭,更无法在常温下长期保持新鲜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软质充气浮性饲料,既克服膨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各种干饲料原料经过超微粉碎,粉碎细度100目以上,按不同鱼类及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以及性状要求,合理搭配各种粉状原料及液态状原料,然后置于捏合机里强制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原料用螺杆挤压机挤压成柔软的通心饲料管,在通心饲料管刚露出挤压机出口端的模具并达到预定的长度后,封切成一定长度且两端封闭的空腹短节,便成为本发明的软质充气浮性饲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螺杆挤压机连续挤出软质通心饲料管,封切刀不断地对其横向封切,只要调整螺杆挤压机连续挤出通心饲料管的速度,和调整封切刀的转速,就可制作出不同长度的充气颗粒,充气颗粒中的气室不与大气相通,由于充气颗粒中的气体占据了部分空间,故充气饲料的比重小于水,因此充气饲料具有浮水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干粉饲料原料及占比是:
鱼粉50~60%、啤酒酵母粉5~10%、发酵豆粕4~8%、海藻胶6~10%、赖氨酸0.2~0.5%、蛋氨酸0.2~0.4%、精氨酸0.2~0.4%、磷酸二氢钙1~3%、水产饲用复合酶0.05~0.1%、饲用微生物制剂0.05~0.1%。
本发明所采用的液态状饲料原料及占比是:
液体鱼蛋白18~23%、鱼油1~3%、液态氯化胆碱0.3~0.6%、生物保鲜液3~6%。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坚;孙光明,未经曾坚;孙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3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填土的玉米播种机
- 下一篇:多垄单行宝塔菜精密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