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4238.1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4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任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徐彦圣 |
地址: | 01345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建筑3D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其中,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包括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建造材料、建造尺寸;
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物理数据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
响应对所述待构建建筑的数据模型进行拆分的操作,将所述数据模型拆分为多个建筑构件,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其中,所述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包括各个建筑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目及安装位置;
判断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将对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相应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该建筑构件的数据不正确;
响应对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相应修改,并判断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当符合时,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当不符合时,不对修改后的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保存,并提示修改失败;
响应对待构建建筑进行3D模型构建的操作,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其中,所述3D模型数据包括所述3D模型对应的建筑的形状、尺寸、图纸、建筑材料;
所述将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进行整合的步骤包括:
为每个建筑构件分配一个建筑构件编号,并对各个建筑构件进行编号排序,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中的建筑构件编号表;
按照各个建筑构件与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中记录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完成对各个建筑构件和各个建筑构件对应的数据的整合;
所述构建生成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的步骤包括:
生成一建筑3D模型构建界面;
按照所述待构建建筑的建造图纸及各个建筑构件在构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的过程中的设置位置和吊装顺序,对各个建筑构件的建筑构件编号进行吊装顺序的排列,得到吊装顺序表;
根据所述吊装顺序表和所述建筑构件编号表,对应构建各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并对所有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进行搭建,生成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3D模型,得到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
其中,所述构建方法还包括对构件 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所述对构件3D模型构建标准进行设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建筑的物理数据与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
对各个建筑中的物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
对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各个建筑对应的3D模型中的每个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
建立每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该建筑构件对应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数据关系,并对所有的数据关系进行整合,得到各个建筑构件的实际物理数据与对应的建筑构件的3D模型数据之间的对应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与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进行整合,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筑建造方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待构建建筑的3D模型数据及各个建筑构件的数据,重新绘出建造所述待构建建筑时所需的建造图纸,并相应地绘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筏板基础图;
列出所述待构建建筑对应的建筑构件编号表及各个建筑构件的吊装顺序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2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