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微波加热沥青路面的传热传质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4241.3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铜生;盛汉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微波 加热 沥青路面 传热 传质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微波加热沥青路面的传热传质实验装置,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内的微波加热机构,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电子称重仪和用于带动设于主框架内的称重板升降运动进行调节称重板与微波加热机构之间距离的升降机构,所述电子称重仪设于主框架上,所述称重板通过升降机构与电子称重仪的测量端面连接。本发明巧妙的解决了对正在加热时的湿旧沥青料时刻进行质量测量;通过调节微波加热机构与称重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仅可以得到最佳的加热距离,还使本实验装置可以对不同厚度的湿旧沥青料进行实验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孔材料传热传质的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微波加热沥青路面的传热传质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对高速公路的建设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模式,这也使得城市之间的道路交通越来越便利,而公路交通大多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因沥青混凝土路面很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被破坏,为了防止对路面造成二次破坏,需要对被破坏路面进行及时修补,当前我国每年因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产生的湿旧沥青路面料高达几千万吨,对这些湿旧沥青料的二次利用迫在眉睫,所以现场热再生技术被广泛的应用。而微波加热技术则是利用微波作为热源,将湿旧沥青路面废料置于微波场中,由于湿旧沥青路面废料中水分的存在,在微波作用下,湿旧沥青料中的极性水分子相互运动、碰撞,产生热量,使湿旧沥青路面料被加热。由于微波具有穿透性,因此湿旧沥青路面废料在加热过程中表面温度不高,但是内部与底部温度较高,且底部有大量水分溢出。可以看出,微波加热湿旧沥青路面废料其实就是个传热传质的过程。
目前各国都研究利用微波对湿旧沥青路面废料现场热再生的设备,但是对微波加热湿旧沥青路面废料过程中存在的传热传质现象并没有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因此,需要一种微波加热湿旧沥青路面的传热传质实验装置用于对传热传质现象及其传递原理进行研究。由于微波加热过程中使用的磁控管在产生微波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如果防护不当,就会造成辐射泄露,对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对于被研究湿旧沥青路面废料,由于面积大小、高度不确定,这就需要传热传质实验装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微波加热沥青路面的传热传质实验装置,目的是便于调节沥青料与微波加热机构之间的距离,且便于时刻测量沥青料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式微波加热沥青路面的传热传质实验装置,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内的微波加热机构,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电子称重仪和用于带动设于主框架内的称重板升降运动进行调节称重板与微波加热机构之间距离的升降机构,所述电子称重仪设于主框架上,所述称重板通过升降机构与电子称重仪的测量端面连接。
所述主框架包括“[”形主体、设于“[”形主体内的第一支撑组件和设于第一支撑组件上的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四个第一肋条,所述第二支撑架组件包括四个第二肋条和四个第二连接肋,四个第一肋条与“[”形主体的上板体内壁连接,四个第二肋条的顶端分别与四个第一肋条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第二肋条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肋连接,“[”形主体上板体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卡接电子称重仪的凹槽。
所述“[”形主体的两个直角折弯处均设有肋板。所述肋板为直角三角形加强肋。
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的横截面均为L型结构。
所述升降机构为齿轮升降机构。
所述齿轮升降机构包括锥齿轮组、丝杆滑块、螺母安装块、支撑板、设于支撑板上的传动轴和用于对传动轴水平方向运动进行支撑导向且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组,所述电子称重仪的测量端面与支撑板的底端面连接,所述螺母安装块与称重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滑块连接支撑板的一端通过锥齿轮组与传动轴连接,丝杆滑块的另一端与螺母安装块螺纹连接。
所述齿轮升降机构还包括与传动轴一端连接的高度调节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