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包覆微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5787.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松冈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爱科喜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包膜 突起表面 核微粒 接触角 突起 包膜 包覆微粒 角度定义 微粒树脂 树脂包 | ||
树脂包覆微粒具备核微粒和树脂包膜,树脂包膜形成于核微粒的表面。从树脂包膜的表面突出有多个突起。在突起的突起表面和树脂包膜的包膜表面的接触部,将突起表面与包膜表面所形成的角度定义为接触角的情况下,接触角为10‑30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间隔粒子而使用的树脂包覆微粒。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具备:一对透明电极基板(以下,称为基板),在其表面形成有配向膜;以及液晶晶元,其形成于两个基板之间,在液晶晶元中封入液晶材料。液晶晶元通过将隔着规定间隔配置的两个基板的周缘部密封而形成。此时,为了将两个基板之间的间隙、即由液晶材料形成的液晶层的厚度形成得均匀,在液晶晶元配置有间隔粒子。该间隔粒子通过例如湿喷、干喷等而事先均匀地分散配置在构成液晶晶元的内壁面的两个基板中的一个面上。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中,例如在进行液晶注入工序、超声波清洗时,该间隔粒子有时会移动。于是,为了将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厚度维持在均匀的状态,要求间隔粒子以实质上不移动的方式被固定,即使在固定到基板后也不会从最初的固定位置移动。例如,在日本特开平9-24403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34283号公报中,作为考虑了与基板的粘着容易性的间隔微粒,分别公开了在将核微粒的表面包覆的树脂包膜表面设置突起的树脂包覆微粒。这些树脂包覆微粒例如通过液晶晶元形成时的加热使树脂包膜熔融并固化,从而将其粘着于基板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将液晶层的厚度维持在均匀的状态的信赖性,重要的是得到基板和树脂包覆微粒的良好的粘着状态。
但是,现有的树脂包覆微粒的粘着性能还不能说充分,因此要求进一步提高粘着性能。
另一方面,当在树脂包覆的表面均匀地形成多个突起时,在树脂包覆微粒配置于基板上的状态下,2个以上的突起与基板的表面接地。因此,在表面具有多个突起的树脂包覆微粒比表面平滑的树脂包覆微粒不容易滚转,能提高对基板的连接力。而且,通过熔融固化与基板的表面接地的多个树脂突起,从而增大树脂包覆微粒和基板之间的接地面积,使得树脂微粒更牢固地粘着于基板上。
如图6以及图7的SEM照片所示,根据现有的具有突起的树脂包覆微粒,有时因为从树脂包覆微粒100的树脂突起包膜101突出的树脂突起102而在基板S和树脂包覆微粒100之间形成比较大的间隙G。在这种情况下,在包括树脂突起102在内的树脂突起包膜101被加热熔融后,到熔融树脂进入基板S和树脂包覆微粒101之间的间隙G而固化为止需要时间。因此,有时间隙G、熔融树脂等一部分残留在基板S和树脂包覆微粒100之间,从而有可能得不到基板S和树脂包覆微粒101的良好的粘着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得到树脂包覆微粒与基板的良好的粘着状态的树脂包覆微粒。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树脂包覆微粒,具备核微粒和树脂包膜,该树脂包膜形成于核微粒的表面,从树脂包膜的表面突出有多个突起。在突起的突起表面和树脂包膜大的包膜表面的接触部,将突起表面与包膜表面所形成的角度定义为接触角的情况下,接触角为10-30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包覆微粒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树脂包覆微粒的SEM照片。
图3是将树脂包覆微粒的突起附近放大示出的SEM照片。
图4是说明突起的个数的计算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树脂包覆微粒的气吹实验的结果的表。
图6是示出现有的树脂包覆微粒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7是现有的树脂包覆微粒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爱科喜模株式会社,未经宇部爱科喜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5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晶体管及其发光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