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6463.9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许方贤;彭宣尧;林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9/00 | 分类号: | B01J49/00;C02F1/42;C01F5/30;C01F1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钠 离子交换树脂 废液 回收利用 去除 氯化镁 悬浮杂质 有机物 氯化钙 再生利用 钙离子 可重复 镁离子 钠离子 活化 吸附 冲洗 | ||
一种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用于对失效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利用,所述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去除所述氯化钠废液中的悬浮杂质和有机物;将去除悬浮杂质和有机物后的所述氯化钠废液加入失效离子交换树脂中反应一段时间,使所述氯化钠废液所包含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取代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所吸附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从而生成氯化钙和/或氯化镁;以及冲洗反应后的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以去除氯化钙和/或氯化镁,从而获得可重复利用的活化离子交换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液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氢氧化钠来处理带氯离子的酸性金属废液(如蚀刻液),即,将氢氧化钠加入此废液中,使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固态金属氧化物和氯化钠。因此该酸性金属废液经处理后会排放出一定浓度的氯化钠(NaCl)。然而,习知工艺会把处理后的废液直接排走,不做任何回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用于对失效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利用,所述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
去除所述氯化钠废液中的悬浮杂质和有机物;
将去除悬浮杂质和有机物后的所述氯化钠废液加入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中反应一段时间,使所述氯化钠废液所包含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取代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所吸附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从而生成氯化钙和/或氯化镁;
以及冲洗反应后的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以去除氯化钙和/或氯化镁,从而获得可重复利用的活化离子交换树脂。
优选的,将所述氯化钠废液加入过滤装置中以去除其中的悬浮杂质。
优选的,将所述氯化钠废液加入活性碳净化装置中,所述活性碳净化装置中含有活性碳,用于吸附所述氯化钠废液中的有机物。
优选的,去除悬浮杂质和有机物后所述氯化钠废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浓度为3~6%。
优选的,所述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还包括:
观察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是否变成白色;以及
在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变成白色后再冲洗反应后的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
优选的,使用纯净水冲洗反应后的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对失效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利用,所述氯化钠废液所包含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取代所述失效离子交换树脂所吸附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可使该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可被重复使用于硬水净化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用于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利用。
其中,含高浓度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而硬水并不能应用于电路板的湿制程中。因此,需要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硬水中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从而将硬水净化为软水,才能为电路板湿制程所使用。通常,该离子交换树脂含有一定浓度具有活化能力的钠离子(以下称为活化离子交换树脂),其可与硬水中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发生交换。然而,该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后会达到饱和,使其失去交换能力(以下称为失效离子交换树脂)。因此,使用所述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对失效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利用后,可重新获得可被重复使用于硬水净化中的活化离子交换树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氯化钠废液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去除所述氯化钠废液中的悬浮杂质和有机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6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