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枪球联动的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7181.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锦;铁淑霞;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动 视频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枪球联动的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属于视频分析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视频画面中所占的区域的中心点的特征信息,并在第二视频画面中查找特征信息与获取的特征信息匹配的像素点,然后根据查找到的像素点,确定第一转动角度。由于第一转动角度为将第二视频画面的中心点转动至目标对象在第二视频画面中所占的区域的中心点时球型IPC需转动的角度,因此,球型IPC根据第一转动角度转动之后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点将为目标对象在第二视频画面中所占的区域的中心点,避免出现因为球型IPC老化问题导致目标对象可能没有位于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的情况,从而提高对目标对象的细节进行监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枪球联动的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是指通过网络摄像机(Internet Protocol Camera,IPC)将采集到的视频画面发送给客户端,以供客户端对该视频画面进行查看。目前IPC主要分为枪型IPC和球型IPC,由于枪型IPC主要用于采集大范围的视频画面,而球型IPC主要用于采集小范围高精度的视频画面,因此对于大范围内移动的目标对象的视频监控,为了既可以整体监控到该目标对象的移动情况,又可以对该目标对象的细节进行监控,通常需要采用枪球联动的视频监控方法,也即服务器同时将枪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和服务器为该枪型IPC配置的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发送给客户端,实现对目标对象基于枪球联动的视频监控。
目前,当基于枪球联动进行视频监控时,服务器预先将枪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均匀划分成m行n列的网格,之后,服务器可以基于枪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从该m行n列的网格中确定目标对象当前所处的网格,并控制球型IPC采集该网格内的视频画面。在目标对象没有位于该网格的中心时,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将不是该目标对象,导致通过球型IPC对该目标对象进行视频监控的效果不佳,因此,服务器还需要预先从该网格中确定4个标定点,并确定将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点从该网格的中心点移动到该4个标定点时该球型IPC需要转动的偏移量,得到该4个标定点的偏移量。之后,当服务器检测到目标对象在该网格内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从该4个标定点中选择与该目标对象移动后的位置相对比较近的3个标定点,基于该3个标定点的偏移量,确定将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点从该网格的中心点移动到该另一位置时球型IPC需要转动的偏移量,并控制球型IPC按照该偏移量进行转动,从而保证目标对象位于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以实现在该目标对象的位置变化后,通过球型IPC对该目标对象进行实时监控。
由于上述方法是通过理论运算来确定球型IPC需要转动的偏移量,但是实际应用中,随着球型IPC的使用时间的增加,球型IPC的转带将出现老化等问题,导致球型IPC按照理论偏移量进行偏移时,会出现与实际偏移量存在误差的情况。因此,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视频监控时,目标对象可能并没有位于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从而降低了通过球型IPC对目标对象的细节进行监控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球型IPC由于老化等问题导致球型IPC按照理论偏移量偏移之后出现目标对象可能没有位于球型IPC采集的视频画面的中心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枪球联动的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枪球联动的视频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视频画面中所占的区域的中心点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视频画面为枪型网络摄像机IPC采集的视频画面,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中心点的像素值分别与多个邻域像素点的像素值之间的像素差值,所述多个邻域像素点为所述第一视频画面中处于所述中心点的邻域内的像素点;
在第二视频画面包括的像素点中查找特征信息与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视频画面中所占的区域的中心点的特征信息匹配的像素点,所述第二视频画面是为所述枪型IPC配置的球型IPC当前采集的视频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