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柱保护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7182.5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辉;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13 | 分类号: | B60R21/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装置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B柱保护装置及汽车,B柱保护装置设置在B柱上内饰板与B柱下内饰板的拼接处,包括缓冲层、缓冲气袋、充气气袋及压力阀,通过缓冲气袋与一内部充有气体的充气气袋连通,并在缓冲气袋与充气气袋之间设置有压力阀,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充气气袋受到挤压,且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压力阀导通,充气气袋内气体通过压力阀流向缓冲气袋,使缓冲气袋膨胀展开,增大了对乘员胸部的保护面积。本发明的B柱保护装置常设于B柱上内饰板与B柱下内饰板的拼接处和乘员胸部之间,对于侧向碰撞事故反应迅速,可作为侧向气囊的补充,避免侧向气囊响应慢,或因故障而无法弹出,无法第一时间保护乘员胸部的情况,从而有效的保护乘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柱保护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汽车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据交通局统计,在交通事故中,碰撞造成的损伤占据首位。其中,B柱内饰板对乘员造成的损伤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传统的汽车B柱内饰板分为上内饰板和下内饰板,在上下内饰板拼接处由螺栓连接,这样在拼接处硬度较大,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乘员的肋骨直接碰到上下内饰板的拼接处,很容易造成肋骨的损伤。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汽车中安装侧向气囊,侧向气囊设置于座椅骨架上或B柱内部,在发生侧向碰撞过程中,侧向气囊通常响应较慢,或者可能由于碰撞导致故障而无法弹出,存在无法第一时间避免上下内饰板拼接处对乘员胸部的损伤的情况,不能有效的保护乘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B柱保护装置及汽车,以有效对保护乘员的胸部,降低侧面碰撞过程中汽车B柱上下内饰板拼接处对乘员的伤害。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B柱保护装置,设置于B柱上内饰板与B柱下内饰板的拼接处,所述B柱保护装置包括:
缓冲层,固定设置于所述B柱上内饰板与B柱下内饰板的拼接处;
与所述缓冲层固定连接的缓冲气袋,所述缓冲气袋背离缓冲层的一侧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一内部充有气体的充气气袋连通,所述气孔处设置有压力阀,当所述充气气袋受到挤压,且压力达到预设阈值时,所述压力阀导通,以使所述充气气袋内气体通过所述压力阀流向所述缓冲气袋,使所述缓冲气袋膨胀展开。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缓冲泡沫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泡沫塑料的厚度为2-5mm,泡沫倍率为200-300。
进一步的,所述B柱保护装置还包括,
粘接层,用于将所述缓冲层固定于所述B柱上内饰板与B柱下内饰板的拼接处,所述粘接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B柱上内饰板与B柱下内饰板的拼接处相贴合,所述粘接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缓冲层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层为塑料材料,所述粘接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粘接层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胶粘剂。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气袋为圆形气袋,其内部填充有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矩形,所述缓冲气袋为矩形气袋,且所述缓冲气袋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缓冲层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为圆形孔。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B柱保护装置以及相互拼接的B柱上内饰板和B柱下内饰板,所述B柱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B柱上内饰板与所述B柱下内饰板的拼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