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子密码拨码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7922.5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祝宁华;陈伟;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5B37/02 | 分类号: | E05B37/02;E05B4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子 密码 拨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安全密码开关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子密码拨码锁。
背景技术
密码锁广泛应用于文件柜,密码箱,保密仓库等,传统的拨码盘式机械密码锁曾风靡一时,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于安防各领域。然而,由于其全机械构造的特点,在正确密码位置,拨码的嘀嗒声音色存在区别,破译高手通过听取声音,能迅速破译此类机械锁的组合密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子密码拨码锁,能有效克服听声破译这一缺陷,极大地提高密码锁的安全性能。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子密码拨码锁,包括机械拨码旋钮和光电收发组件,所述机械拨码旋钮包括至少一个带通光孔的拨盘,所述光电收发组件包括光源和光电探测器;
所述光源提供的发射光经所述拨盘上的通光孔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收发信号一致时密码锁开启。
优选地,所述机械拨码旋钮包括多个带通光孔的拨盘,转动拨盘,使每个拨盘的通光孔重合,光源发射的光可通过拨盘上的通光孔无遮拦地传递到后方的光电探测器上。
优选地,所述光电收发组件还包括信息处理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能够对光源进行编码调制。
优选地,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光源的编码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进行比对,当光源的发射信号和光电探测器的接收信号一致时方可打开密码锁。
优选地,所述拨盘上带有数字,所述通光孔的位置与拨盘上的密码数字对应。
优选地,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包括可见光或红外光。
优选地,所述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波长覆盖光源的波长。
优选地,所述拨盘包括密码盘和通孔盘,所述密码盘和通孔盘重叠放置,所述密码盘带有数字,并且对应每个数字均设置一小孔,所述通孔盘设置一通光孔,所述密码盘上对应密码数字的小孔与通孔盘上的通光孔重合,从而使光传递。
优选地,所述密码盘和通孔盘的中心重合,并且通过可绕中心轴相互转动的方式固定。
优选地,所述密码盘每个小孔的中心到密码盘中心的距离与通光孔中心到通孔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拨码密码的确认是通过光通孔的无遮拦光传递而实现,节省了复杂的齿轮结构,锁体的可靠性得到提升。从破译的角度考虑,因为没有确认密码所需的复杂齿轮结构,不同位置拨动旋钮产生的声音不带有声音特质,从根本上消除了听声破译的缺陷。另外由于密码是从内部产生,并在内部验证,在不暴力破坏锁体的情况下,破译难度极大,提升了锁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子密码拨码锁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子密码拨码锁拨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子密码拨码锁,包括机械拨码旋钮和光电收发组件,所述机械拨码旋钮包括至少一个带通光孔的拨盘,光电收发组件包括光源和光电探测器,光源提供的发射光经拨盘上的通光孔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收发信号一致时密码锁开启。
光电收发组件还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能够对光源进行编码调制,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光源的编码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进行比对,当光源的发射信号和光电探测器的接收信号一致时方可打开密码锁。
当机械拨码旋钮包括多个带通光孔的拨盘时,转动拨盘,使每个拨盘的通光孔重合,光源发射的光可通过拨盘上的通光孔无遮拦地传递到后方的光电探测器上。
拨盘上带有数字,所述通光孔的位置与拨盘上的密码数字对应。
光源包括激光光源或普通光源;光源包括可见光或红外光。
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波长覆盖光源的波长。
拨盘包括密码盘和通孔盘,密码盘和通孔盘重叠放置,密码盘带有数字,并且对应每个数字均设置一小孔,通孔盘设置一通光孔,密码盘上对应密码数字的小孔与通孔盘上的通光孔重合,从而使光传递。
密码盘和通孔盘的中心重合,并且通过可绕中心轴相互转动的方式固定。
密码盘每个小孔的中心到密码盘中心的距离与通光孔中心到通孔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7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由变化角度的拉索幕墙拉索端部连接系统
- 下一篇:具有高耐候性的耐候钢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