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基非晶合金粉末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8207.3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奕兵;胡传;钱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4 | 分类号: | C22C45/04;B22F1/00;B22F9/04;C25D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基非晶 合金 粉末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一种Co基非晶合金粉末及其制备工艺,具体成分为Co40‑95wt%,合金元素为可以与Co一起电沉积的元素,如P、Ni、Fe、Cr、Mo、W、Re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基板被镀表面的预处理;(2)电镀液组成;硫酸钴、氯化钴或两者的混合物0.5‑3mol/L(优选1.5‑2mol/L),酸0.2‑0.8mol/L、络合剂0.5‑5g/L、合金元素添加剂0.2‑2mol/L、添加剂0‑2g/L,水余量;(3)非晶合金镀层的制备;(4)采用机械或物理的方法使非晶合金镀层脱落;(5)非晶合金颗粒的球磨;(6)筛分成不同粗细的Co基非晶合金粉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合金粉末,尤其是涉及一种Co基非晶合金粉末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力、通信工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高频化和大电流方向发
展,而且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非晶带材铁芯、软磁铁氧体
及金属磁粉芯等不能满足需求,应用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1) 非晶带材铁芯在高频工作
时感应涡流导致损耗很大,限制其在高频领域的应用;(2) 软磁铁氧体高频损耗低,但是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低,不能满足小型化和大电流的发展需求;(3) 金属磁粉芯存在着高频损耗高、直流叠加特性差或者价格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非晶磁性粉末由于其优异的软磁性能,可以满足各种电子元器件稳定化、小型化、高频化、大电流、高功率的需求,能极大促进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领域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
由于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使非晶粉末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钴基非晶合金粉末除具有优异的磁性能,还具有耐高温、耐燃气腐蚀、耐磨、耐蚀等性能,在电子、涂层和硬质合金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一些特殊场合对粉末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水雾法、气雾法以及使用非晶薄带破碎制粉的工艺。水雾法具有大的冷却速率,可满足制备非晶态粉末的要求。然而,在水雾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粉末易形成氧化物,氧含量高,再者当熔融金属凝固时,产生的水蒸气会覆盖在熔融金属的表面,该水蒸气膜的存在将导致熔融的核心金属冷却强度降低,从而使粉末中心部分不能获得非晶态结构的问题,影响器件性能。气雾法由于冷却强度受限,只能制备非晶形成能力强的非晶合金粉末,且生产成本高。直接破碎法的优点在于对物料的选择性不强,材料利用率高,但需对非晶薄带进行脆化退火,很容易由于退火不均造成薄带内部晶化转变的不均匀,而且在破碎后容易产生带有锐角的粉末颗粒,为粉末的后续加工带来困难。这后两类方法都需要材料具有较强的非晶形成能力。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基非晶合金粉末及其制备工艺,该方法能够制备非晶合金材料组元的构成及比例选择范围更广的Co基非晶态合金粉末。
本发明的Co基非晶合金粉末,具体合金成分为Co40-95 wt %,合金元素为可以与Co一起电沉积的元素,如P、Ni、Fe、Cr、Mo、W、Re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
本发明Co基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金属基板被镀表面的预处理:金属基板被镀表面预先采用机械加光,再经碱性溶液脱脂;
(2)电镀液组成;硫酸钴、氯化钴或两者的混合物0.5-3mol/L(优选1.5-2mol/L),酸0.2-0.8mol/L、络合剂0.5-5g/L、合金元素添加剂0.2-2mol/L、添加剂0-2g/L,水余量;
上所述合金元素添加剂中,铁以硫酸亚铁或氯化亚铁(需配有还原剂)、铬以铬酐、钼以钼酸钠、镍以硫酸镍或氯化镍、钨以钨酸钠、磷以亚磷酸或可溶性次磷酸盐、Re以Re可溶盐的形式添加;
上述酸包括硼酸、磷酸、羧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