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补铝装置及其补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8849.3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宪雨;宗震宇;赵晓波;张胜军;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3 | 分类号: | B22D41/13;C21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杆本体 回转台 钢包 铝棒 栏杆 支撑 方向控制器 上端螺纹 向下弯曲 连接套 流畅性 螺纹孔 补加 操控 破渣 下端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补铝装置及其补铝方法,设于回转台的栏杆上,包括操作杆本体、支撑块、套环指和铝棒,操作杆本体的后端上连有方向控制器,用以操控操作杆本体的移动,其前端向下弯曲设置,呈水平的“L”字形,前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以连接套环指,支撑块连于操作杆本体的下方,通过支撑块使得操作杆本体设于回转台的栏杆上,套环指的上端螺纹连于操作杆本体前端的端面上,其下端与铝棒相连。本发明既能够进行破渣作业又能够合理补加铝成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包补铝装置及其补铝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回转台上钢包内进行钢包冶金是一种要求特别高的钢种采用的新型技术,尤其是对于一些高标准严要求的钢种,酸溶铝的成份是最重要的一个化学指标,一旦在此环节不对成分加以调整,当成份出来后要么回炉,要么报废,回炉加上判废率高达到5.6%。而钢包补铝技术的开发能够很好的弥补由于二次精炼成分调整不到位而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能够精确地满足产品性能。
目前常用的钢包补铝方法是在遇到精炼结束试样铝低的炉次,操作工就拿着铝棒直接扔进盛满钢水的钢包内(或者叫盛钢桶),由于都扔在钢包钢水的表面,表面的一层渣子会把这些铝全部吸收,此时的铝收得率相当低,补铝的合格率仅为20%左右,因此该补铝方法虽然使回炉和判废率稍有降低,但也达到4.5%以上。
因此如何在回转台上对钢包补铝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涉及到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在连铸的回转台上是一个满载钢水的高温液体,如果不做到很好的防护,就可能发生高温灼伤、烫伤等事故;另一方面钢包从精炼出来一本情况下都会产生结盖现象,想要很好的补进去铝棒,就必须先进行破渣盖作业,所以需要一种既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的破渣作业,又能够确保钢水成分的有效调整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补铝装置及其补铝方法,既能够进行破渣作业又能够合理补加铝成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钢包补铝装置,设于回转台的栏杆上,包括操作杆本体、支撑块、套环指和铝棒,操作杆本体的后端上连有方向控制器,用以操控操作杆本体的移动,其前端向下弯曲设置,呈水平的“L”字形,前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用以连接套环指,支撑块连于操作杆本体的下方,通过支撑块使得操作杆本体设于回转台的栏杆上,套环指的上端螺纹连于操作杆本体前端的端面上,其下端与铝棒相连。
所述的套环指上还设有螺旋钮,用以拧紧套环指,防止铝棒脱落。
所述的方向控制器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的支撑块设置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设于回转台的栏杆上,其顶角连于操作杆本体的下方。
所述的三角形顶角连于操作杆本体下方距离操作杆本体后端500mm的位置上。
所述的铝棒上端与套环指相连,铝棒的下端设置呈圆锥形。
另一方面,一种钢包补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钢包的钢水表面撒一层发热块,以便于连铸破渣;
S2.将本补铝装置安装在回转台的栏杆上,通过方向控制器来把握本补铝装置的前后左右移动;
S3.利用铝棒的下端对钢包内钢水表面进行破渣,然后再将铝棒插入钢水内;
S4.铝棒溶解在钢包内钢水中,并通过钢水在钢包内的自循环,使得钢水内的成分均匀,从而达到补铝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8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