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物联充电方法和智能网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9079.4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雄;曾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东赋权律师事务所44310 | 代理人: | 吴军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学***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充电 方法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物联充电方法和智能网关。
背景技术
截至2016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万辆左右。但是随着销量的增长,充电桩数量存在很大缺口,影响了用户的充电需求,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推广的瓶颈。以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这一标准来看,目前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存在着巨大的增量空间。而对于充电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1、充电桩分布散,需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联网;
2、网络实时性差,用户体验差;
3、网络结构复杂;
4、充电桩建设位置信号差,包括地下停车场,高速公路都需要大量充电桩,难联网;
5、单向网络,远程控制功能不完善不稳定;
6、安全性差,无线数据容易被拦截和攻击;
7、充电桩故障反馈和定位难;
8、联网成本高,流量消耗快。
而目前的充电桩主要联网方式有四种:
每个充电桩通过RJ45或者光纤分别接入因特网,连接充电站管理中心,再接入互联网管理中心和数据库。有线以太网主要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网络容量大布线复杂、缺点是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
充电站内部通过工业串行总线(RS485/RS232/CAN)接入现场数据采集器,再由采集器通过RJ45或者光纤接入以太网或移动数据接入服务连接服务管理平台和数据库。优点是数据传输可靠,设计简单;缺点是布网复杂、扩展性差、施工成本高、灵活性差、通信容量低。
每台充电桩用移动运营商的蜂窝移动数据接入服务连接因特网。优点是简单便捷,无需施工。缺点是数据传输不可靠,采用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业务需要将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一电网内部设备接入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数据网络,需要支付昂贵的月租和年费,随着充电桩数量的增加费用将越来越大;同时数据的安全性和网络的可靠性都受到移动运营商的限制,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其次,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接入带宽属共享带宽,当局部区域有大量设备接入时,其接入的可靠性和每个用户的平均带宽会恶化,不利于充电桩群的密集接入、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物联充电方法和智能网关,可实现对多台的充电桩的通信、监控和管理,解决分散的充电桩难以管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物联充电方法,包括:
充电桩通过网络连接智能网关,所述智能网关包括数据采集器,用户手机发起请求到API服务器,所述API服务器将所述请求转发到中心云服务器,所述中心云服务器通过检查数据库内记录认可充电权限后,中心云服务器通过MQTT消息推送或者VPN通道下达充电指令给智能网关,智能网关将所述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桩内部的MCU以启动充电。
优选地,所述智能网关的数据采集器通过VPN实时诊断故障,检查日志输出,接收到充电桩有故障发生时实时向中心云服务器发出该故障的报告。
优选地,每间隔预定时间所述智能网关的数据采集器发送心跳包到中心云服务器,以显示充电桩的状态。
一种智能网关,其包括:当用户手机发起请求到API服务器、所述API服务器将所述请求转发到中心云服务器、所述中心云服务器通过检查数据库内记录认可充电权限后,用于接收中心云服务器通过MQTT消息推送或者VPN通道下达充电指令;
将所述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桩内部的MCU以启动充电。
优选地,所述智能网关包括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VPN实时诊断故障,检查日志输出,接收到充电桩有故障发生时实时向中心云服务器发出该故障的报告。
优选地,所述智能网关的数据采集器,用于每间隔预定时间发送心跳包到中心云服务器,以显示充电桩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