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斯信源下多中继网络的分布式压缩转发系统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69081.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丹;徐大专;许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L1/00;H04B17/336;H04B17/391;H04B1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源 中继 网络 分布式 压缩 转发 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高斯信源下多中继网络的分布式压缩转发系统及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源S、中继节点Ri和接收端D,其中i=1,2…L,L表示中继节点的个数,所述信源S与接收端D之间无直接传输通道,通过中继节点Ri实现通信,信源S与中继节点Ri构成模拟传感网络,中继节点Ri与接收端D构成数字通信网络;
所述中继节点Ri处设置有信源编码器,所述信源编码器将接收到的混合了高斯白噪声的模拟信号Yri(t)进行抽样、量化和压缩编码,转化成数字信号Y′ri(t),各个中继节点Ri再以相同的发送功率Pr将数字信号Y′ri(t)发送到接收端D,实现中继节点Ri到接收端D的数字化传输;
对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信源编码问题,采用分布式信源编码中的CEO理论建立多中继网络的率失真函数,并结合Shannon信道容量理论,将模拟传感网络与数字通信网络建立联系,从而在总功率受限条件下,在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功率分配,使信噪比性能达到最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斯信源下多中继网络的分布式压缩转发系统及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源S发送信源S上传感器获得的模拟信号X(t),所述中继节点Ri接收到混合了高斯白噪声的模拟信号为Yri(t)=X(t)+Nri(t),i=1,2,...,L,Nri(t)表示第i个中继节点Ri处的高斯白噪声;
在失真度d允许范围内,中继节点Ri进行分布式信源编码后的总率失真函数表达式为:
其中为高斯信源X(t)的平均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0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