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0618.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新;张陆贤;张强;张本;何汉文;丁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良骏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顶 内饰板 成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件生产制造以及检测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因汽车内饰零件检具检测要求,内饰零件放置在专用检具上时,需要将工件进行模拟车身安装条件的定位,然后对其进行检测。特别是对于车顶内板等这样的大面积内饰件,如不进行检测精确定位就直接出厂成品,对于内饰件的品质以及产品市场认可,将缺乏必要的品质形象。
现有的汽车内饰件检具上通常安装快速夹钳从工件的外表面进行压紧固定,但有些汽车构件受到形状的限制,其定位效果不佳,精确度差,且使用不方便。本发明旨在研究改进一种专门针对于汽车车顶内饰板的全尺寸检具,通过改进定位系统以及各凹凸口关键节点上的精确定位,完成本发明所述的检测装置对于汽车内饰板的精确尺寸以及形状检测,确保经成品检测后的车顶内饰板严格符合相应的汽车型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车顶内饰板检测不准确,检具定位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核心旨在提高车顶内饰板成品检测的精度,确保尺寸以及模压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端面通过螺钉固设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车顶内饰板全尺寸适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周边设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压模检测单元、定位单元以及测量单元;
所述压模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柱,所述基柱上端面设有U型槽座、转动臂以及固设于转动臂一端的压模块,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卡接在所述U型槽座的凹槽内,且所述转动臂与所述U型槽座转动轴连接,并可沿轴上下翻转;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杆、定位臂及调节手柄,所述基杆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呈中空夹片式结构,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定位臂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中空槽内;所述定位臂与所述调节手柄通过连动块实现连动;所述定位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探头;通过调节手柄的调节,手动将定位臂下压或抬起,当通过手柄将定位臂下压时,定位探头慢慢接触待检测的位于模具上的车顶内饰板待定位点。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二基杆、测试臂及第二调节手柄,所述第二基杆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调节连接块,所述调节连接块呈中空夹片式结构,所述调节连接块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手柄,所述测试臂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连接块的中空槽内;所述测试臂与所述第二调节手柄通过调节连动块实现连动;所述测试臂的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有可转动的通止规。用于测量对应开设的通孔的尺寸,确保本发明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车顶内饰板的加工孔符合孔径以及螺纹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座的朝外侧一端槽口处通过螺栓固设有限位挡块,如此,用于实现压模检测单元的转动臂转动限位,当转动臂翻转竖起时,起到限制其后仰的技术目的。
更进一步地,为提高检测的适配性,所述压模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动臂的一端,确保压模块的可更换性,当需要检测另一种型号的车顶内饰板时,可通过更换相应的压模块对不同的内饰板的压模区域进行尺寸检测,人工观察是否与压模块尺寸相适应,确保车顶内饰板的尺寸严格符合标准。所述压模块为预制成型结构,是作为检测压模区域的标准件,检测时,只需压模块的尺寸对应区域的严丝合缝的对应压上,即可判定该检测单元的检测合格。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平台上位于所述模具的两侧角位置还设置有边角定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放置在模具上的车顶内饰板成品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所述边角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三基杆、边角定位臂,所述边角定位臂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基杆的上端部。
优选的,所述边角定位检测单元为2个,所述检测单元为3个,所述压模检测单元为6个,均分布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外侧四周。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车顶内饰板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良骏汽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良骏汽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语音输入记账装置
- 下一篇:可节能的自行车充值终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