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岸带保护的阶梯式植物消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2095.9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史立地;余正东;庞欣欣;杨洲;闫敏;张毅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岸 保护 阶梯 植物 装置 | ||
一种用于海岸带保护的阶梯式植物消浪装置,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单元消浪结构,单个单元消浪结构包括多个漂浮排,多个漂浮排之间铰接连接,多个漂浮排连接后自岸滩向海内分布;每个漂浮排下方连接有直径大小不同的浮力筒,浮力筒的直径从岸滩到海内依次减小,通过调节浮力筒直径的大小,使漂浮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自岸滩到海内依次减小;每个漂浮排上设置有生长筐,生长筐内设置柔性系数自岸滩到海内依次增大的挺水柔性植被;每个漂浮排上交错设置多个生长筐,所述生长筐的结构包括三角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生长筐里放置有适合挺水柔性植被生长的营养土,营养土上层覆盖砾石,作为挺水柔性植被生长的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岸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海岸带保护的阶梯式植物消浪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东南沿海,风浪是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水动力现象,它常常引起海岸带的侵蚀和崩塌,危及岸堤及堤外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保护堤岸为目标的消浪工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各种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且多以人工刚性建筑为多数,而且现有的几种都属于筑堤档浪性质,如块石驳岸或建设混凝土湖堤可以经受风浪的冲击,许多大型湖泊都构筑了此类人工堤岸,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解决了海岸侵蚀问题,但却造成了严重的岸带生态破坏。人工堤岸为刚性结构,对风浪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反射波与来自海面的波浪发生干涉叠加,在堤岸前形成强烈的浪蚀作用,可以摧毁大多数岸带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因此本发明致力于研发一种新型的消浪装置,在此基础上采用植物排列组合进行柔性消浪。因为植物除了对净化水体为浅海岸生物提供栖息地、繁育场所外,还具有消浪的能力,相对于上述人工建筑物更能抵御波流的冲刷,防浪护岸更加明显。综上所述,在如何提高装置的消浪能力的同时,如何减小波浪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满足当地水生态环境的景观需求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岸带保护的阶梯式植物消浪装置及消浪方法,主要应用于浅海岸带、小型湖泊以及通航河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海岸带保护的阶梯式植物消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单元消浪结构,单个单元消浪结构包括多个漂浮排,多个漂浮排之间铰接连接,多个漂浮排连接后自岸滩向海内分布;
靠近岸滩的漂浮排与链杆的一端铰接,链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岸滩上;每个漂浮排下方连接有直径大小不同的浮力筒,浮力筒的直径从岸滩到海内依次减小,通过调节浮力筒直径的大小,使漂浮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自岸滩到海内依次减小;
每个漂浮排上设置有生长筐,生长筐内设置柔性系数自岸滩到海内依次增大的挺水柔性植被;
漂浮排之间的铰接处通过钢绞线连接有混凝土块,远离岸滩的漂浮排下方连接有锚,通过锚固定了该漂浮排的位置;
每个漂浮排上交错设置多个生长筐,所述生长筐的结构包括三角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生长筐里放置有适合挺水柔性植被生长的营养土,营养土上层覆盖砾石,作为挺水柔性植被生长的基床。
漂浮排之间通过铰接连接,从而可以调节装置的角度,以达到最优位置;确定最优角度位置后,在漂浮排下方放置浮力筒,其排列从岸滩到海内直径依次减小。可以通过调节浮力筒的直径大小,使漂浮排与水平面的夹角自岸滩到海内依次减小,从而使消浪装置达到最优的消浪效果。
优选地,所述漂浮排和浮力筒采用防腐蚀材料制作;所述漂浮排采用内凹矩形通过铰接,不仅可以调节漂浮排间的角度,还可以增强本装置的主体结构稳定性。
对于本装置的稳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消浪装置与海岸通过链杆相连,其中的接触点主要以铰接为主,可以调节链杆来控制漂浮排的角度;在漂浮排与漂浮排相连接处通过混凝土块沉底稳固此系统,在混凝土块与漂浮排铰接处通过钢绞线相连接,并且混凝土块和钢绞线采用了防腐材料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其耐久性。所述漂浮排末端通过锚打入海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蓝光护眼罩
- 下一篇:电焊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