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431.X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汇生众达企业管理有限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栽培 弥雾 气雾栽培 喷雾部 供液管道 回流管道 支撑体 自循环 喷出 自动加液器 残液回流 残液收集 管道设置 循环空间 液体输送 栽培对象 容纳池 体内部 密闭 支撑 体内 生产 | ||
1.一种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至少一个弥雾管道设置在至少一个栽培支撑体内部,供液管道、弥雾管道、栽培支撑体、回流管道、自动加液器以及容纳池形成密闭的循环空间,所述弥雾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喷雾部,所述栽培支撑体上设置有多个栽培部;
b.将栽培对象置于所述栽培部中;
c.通过供液管道将液体输送到所述弥雾管道并通过所述喷雾部喷出,所述喷雾部喷出液体后所剩余的残液收集到所述栽培支撑体内,再通过回流管道将残液回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弥雾管道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设置在所述栽培支撑体内部:
-所述栽培支撑体为栽培管道,一个所述弥雾管道设置在一个所述栽培管道中;或者
-所述栽培支撑体为栽培架,至少一个所述弥雾管道设置在一个所述栽培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栽培支撑体为栽培管道,所述弥雾管道的中轴线与所述栽培管道的中轴线重叠或者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部与所述栽培部按照如下任一方式设置:
-所述喷雾部与所述栽培部相对设置;
-所述喷雾部与所述栽培部相互错开设置;
-一个所述喷雾部与对应一个所述栽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b1.将所述栽培对象置于多孔基质中,所述多孔基质的形状、尺寸与所述栽培部的形状、尺寸匹配;
b2.将所述多孔基质嵌入到所述栽培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质为海绵或者蜂窝营养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液体采用间歇循环喷雾的方式从所述喷雾部中喷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液器与所述容纳池连通,所述步骤c通过如下任一方式实现:
-所述液体直接来源于所述自动加液器且所述残液回流至所述容纳池;
-所述液体直接来源于所述容纳池且所述残液回流至所述自动加液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向所述栽培部喷射所述液体或者向所述栽培对象的根部喷射所述液体,并通过所述栽培支撑体收集残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述液体经过过滤、除菌再通过所述供液管道输送到所述弥雾管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根据环境温度将所述液体加热或者降温后经所述供液管道输送到所述弥雾管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通过以下任一方式实现:
-通过重力引流的方式完成回流;或者
-通过动力输送的方式完成回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循环气雾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支撑体包括栽培架和残液收集装置,所述残液收集装置与容纳池或自动加液器形成高度落差,通过重力引流的方式将残液经回流管道输送到容纳池或自动加液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汇生众达企业管理有限合伙企业,未经新疆汇生众达企业管理有限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4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滴灌用灌水器的自动加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室叶菜水培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