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boost结构的软开关整流充电复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664.X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封宁波;尹晓娟;钟立亮;杨国伟;邓胜钊;白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光宏锐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2 | 分类号: | H02M7/12;H02M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ost 结构 开关 整流 充电 用电 | ||
1.一种双boost结构的软开关整流充电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5、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5、二极管D7、二极管D8、电容C1、电容C3和电感L3;
所述电感L3和晶体管Q5同向串联而成的支路,同向并联于所述晶体管Q1、晶体管Q2和电容C1同向串联而成的支路,所述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同向串联而成的支路并联于所述电感L3与晶体管Q5之间;
所述二极管D1并联于晶体管Q1的两端,二极管D2并联于晶体管Q2的两端,二极管D5并联于晶体管Q5的两端;
所述电容C3并联于电感L3和二极管D7组成支路的两端;
还包括晶体管Q3、晶体管Q6、晶体管Q4、二极管D3、二极管D6、二极管D4、二极管D9、二极管D10、电容C2、电容C4和电感L4;
所述晶体管Q3、晶体管Q4和电容C2串联构成回路,电感L4、晶体管Q6与二极管D9和二极管D10串联的支路并联于所述晶体管Q3、晶体管Q4和电容C2串联构成的回路;
所述二极管D3并联于晶体管Q3的两端,二极管D4并联于晶体管Q4的两端,二极管D6并联于晶体管Q6的两端;
所述电容C4并联于电感L4和二极管D9组成支路的两端;
还包括晶闸管SCR3、晶闸管SCR4、晶闸管SCR5、晶闸管SCR6、正电池组PBat、负电池组NBat、电感L1和电感L2;
所述晶闸管SCR3和晶闸管SCR4并联后的一端与正电池组PBat串联,晶闸管SCR5和晶闸管SCR6并联后的一端与负电池组NBat串联;
所述晶闸管SCR3和晶闸管SCR4并联后的另一端与电感L1串联,晶闸管SCR5和晶闸管SCR6并联后的另一端与电感L2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boost结构的软开关整流充电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市电、晶闸管SCR1、晶闸管SCR2,所述市电的火线的正极与晶闸管SCR1的一端相连,晶闸管SCR1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感L1的正极;
所述市电的火线的负极与晶闸管SCR2的一端相连,晶闸管SCR2的另一端连接于电感L2的正极;
所述市电的零线N的一端连接于正电池组PBat的负极,零线N的另一端连接于负电池组NBat的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boost结构的软开关整流充电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晶体管Q4、晶体管Q5和晶体管Q6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光宏锐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光宏锐电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6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具有组合式结构的工频逆变电源
- 下一篇:可调单相光耦倍流型降压整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