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2689.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6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倪新龙;白青鸿;夏宇;龚雪;张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22 | 分类号: | C07D213/22;C07D213/127;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分子式为:C40H45N4ZnBr;结构式为: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4-溴苯甲醛、2-乙酰吡啶、4-吡啶乙烯和溴代烷烃、氨水、乙酸钯、三苯膦、三乙胺和二甲基甲酰胺(DMF)原料,在0~5℃搅拌1~3小时,回流18~24小时,在室温下搅拌30~60分钟,得沉淀过滤,在乙酸中进行重结晶,得反应物;
(2)将步骤(1)的反应物取出进行冷却至室温,产生沉淀,过滤后得到固体,然后将固体烘干得客体A;
(3)将客体A与Zn2+在中性水溶液中按浓度比1:1混合,得荧光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是以4-溴苯甲醛、2-乙酰吡啶、4-吡啶乙烯和溴代烷烃、氨水、乙酸钯、三苯膦、三乙胺和二甲基甲酰胺(DMF)原料,在3℃搅拌2小时,回流22小时,在室温下搅拌45分钟,得沉淀过滤,在乙酸中进行重结晶,得反应物。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在选择识别焦磷酸根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探针在选择识别焦磷酸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的方法是将荧光探针用水稀释,制得荧光试剂,然后向所述试剂中滴入待识别样品,得样品溶液,对样品溶液进行荧光激发并测试分析荧光激发的荧光波长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探针在选择识别焦磷酸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激发的激发波长为351nm,当加入待识别样品并识别到焦磷酸根时,试剂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由448nm红移到55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探针在选择识别焦磷酸根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试剂中荧光探针的浓度为1.00×10-5mol·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6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正变构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