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全天候城市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690.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4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光;叶茂林;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机 集群 全天候 城市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全天候城市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监控逐渐在反恐和安保中开始使用,目前固定摄像头式视频监控技术:监控范围固定,大部分地方难以监控到,如果什么地方都安装监控摄像头,需要摄像头的数量太多且成本太高。基于无人机的独机巡逻式安防监控系统:无人机续航时间短,需人工操作,如果需要大范围监控,则得需要多名飞手之间互相配合操控多架无人机,导致人力成本太高,同时续航时间短,且需要多人操控,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全天候城市监控系统,采用多机巡逻式的监控周边情况,减小监视死角;另外由于对无线充电技术的利用,实现了全天候的对整个路线进行巡视和智能化的对周边情况进行检测并报警,解决了需要大量的人力对监控过程进行判断的问题;而且采用了自主起降、航线规划及无人机集群等技术,只需少量人力便可以操控整个监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全天候城市监控系统,由多个无人机本体组成,包括无人机控制系统、集群飞行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站、飞控子系统和高空无线充电平台网络系统,其中飞控子系统设有多个,所述集群飞行控制系统一方面分别与多个飞控子系统连接,另外一方面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无人机控制系统分别与多个飞控子系统连接,所述地面控制站一方面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另外一方面与高空无线充电平台网络系统连接。
优选的,每个飞控子系统对应一个无人机本体。
优选的,每个无人机本体中嵌入有监控模块、GPS定位模块、避障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接,另外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于高空无线充电平台网络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中嵌入有周界防范、移动/滞留及人脸智能检测的智能算法。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全天候城市监控系统,在地面控制站规划好各个无人机本体的巡视路线,一键控制无人机集群中的每个无人机本体成员起飞,无人机本体按照规划好的航线进行飞行,通过监控模块开展巡逻式监控;并利用无人机本体中嵌入的周界防范、移动/滞留及人脸智能检测的智能算法对巡视路线上的视频图像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将警示信息反映回地面控制站;当无人机控制系统检测到电量达到警戒线时,无人机本体会自动搜索高空无线充电平台的位置,并飞行至高空无线充电平台通过无线充电模块进行充电,在充电的同时,利用该无线充电平台处于该地段的制高点,充当固定式的监控系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控。当充满电后,该无人机本体会自动起飞,并按照地面控制站规划的航线继续飞行巡视;所述GPS定位模块,实现了无人机在航行监控过程中的定位;所述避障模块,保证了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全天候城市监控系统工作原理框图;
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全天候城市监控系统,是应用于无人机飞控系统的多冗余供电与供电分配,为飞控系统提供多路供电,智能优选供电,防止因供电问题导致无人机飞控系统工作异常。
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由多个无人机本体组成,包括无人机控制系统、集群飞行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站、飞控子系统和高空无线充电平台网络系统,其中飞控子系统设有多个,所述集群飞行控制系统一方面分别与多个飞控子系统连接,另外一方面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无人机控制系统分别与多个飞控子系统连接,所述地面控制站一方面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另外一方面与高空无线充电平台网络系统连接。
每个飞控子系统对应一个无人机本体。
每个无人机本体中嵌入有监控模块、GPS定位模块、避障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通过导线连接,另外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可于高空无线充电平台网络系统连接。
所述无人机本体中嵌入有周界防范、移动/滞留及人脸智能检测的智能算法。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