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牛支原体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3629.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谢芝勋;范晴;谢志勤;谢丽基;黄莉;黄娇玲;张艳芳;曾婷婷;王盛;罗思思;邓显文;刘加波;庞耀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70;C12Q1/689;C12Q1/04 |
代理公司: | 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支原体 病毒性 腹泻 病毒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牛支原体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保护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组成的引物组合。引物对甲由序列1所示的引物F1和序列2所示的引物R1组成。所述引物对乙由序列3所示的引物F2和序列4所示的引物R2组成。采用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通过二重二温式PCR检测牛支原体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普适性好、方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本发明为牛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鉴定牛支原体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引物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diarrhea,BVDV)是引起牛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两种病原体均能引起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态相似,难以区分,且常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感染后都会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急需建立牛支原体和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检测技术,为我国MB和BVD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牛支原体可引起犊牛肺炎、乳腺炎、角膜炎和关节炎,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多见。2008年我国首次从患肺炎的犊牛肺脏中分离到牛支原体,此后陆续报导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牛支原体肺炎疫情,给肉牛和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MB具有在牛体持续存在和条件性致病等特点,50年来其引起的疾病在兽医临床上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既无有效疫苗,也无特效药物,且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其耐药株出现的频率逐年增加,给该病的防控增加了困难。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一种牛的“呼吸道病毒”,可在牛的下呼吸道和肺泡巨噬细胞中分离到。所有的BVDV毒株都是免疫抑制的,使感染的牛继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1型的BVDV毒株(1a和1b,生物非细胞致病基因)常在牛肺中分离到,且常与呼吸道性疾病发生有关,2型的BVDV毒株会导致犊牛出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血小板减少、骨髓坏死和腹泻,持续感染BVDV的犊牛或母牛一旦发病会迅速形成细菌性肺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牛支原体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引物组及其应用。
本发明首先保护一种引物组合,为如下(a1)或(a2)或(a3):
(a1)由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组成;
(a2)所述引物对甲;
(a3)所述引物对乙;
所述引物对甲由引物F1和引物R1组成;
所述引物F1为如下(b1)或(b2):
(b1)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b2)将序列1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1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R1为如下(b3)或(b4):
(b3)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b4)将序列2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2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对乙由引物F2和引物R2组成;
所述引物F2为如下(c1)或(c2):
(c1)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c2)将序列3经过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序列3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引物R2为如下(c3)或(c4):
(c3)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6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耳型减振器测试用工装
- 下一篇:汽车减振器测试用组合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