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岩孔渗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3796.4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铭;叶礼友;高树生;刘华勋;朱文卿;安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岩 参数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岩孔渗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待测砂岩弛豫时间下的核磁共振数据,建立满足预定维数的候选矩阵;建立满足预定维数的二维矩阵,根据二维矩阵中各个待测元素得到关联维数的表达式;将表达式的斜率作为关联维数;基于关联维数,计算确定待测砂岩的孔渗参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待测砂岩多孔介质中的流体、孔隙表面相互作用均与流体的核磁共振特性有关的特性,通过测定流体的核磁共振特性数据来辨识不同大小的孔隙,利用由表征核磁共振数据之间关系的参数所组成的矩阵确定核磁共振数据关联维数,并确定待测砂岩的孔渗参数,提供了一种确定孔渗参数的新方法,并提高了砂岩孔渗参数的识别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岩孔渗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孔渗参数包括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以指的是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吼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互连通关系。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岩石储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油气储集与油田开发效果的内在因素。在油气开发微观实验中测定不同尺度岩心样品的孔渗参数时,可以通过测定结果了解待测储层的物性特征,为制定合理的油气开采方式提供直接依据。
砂岩气藏具有独特的开发特征,储层均质性良好,具备可观的储量和开发条件。目前,对砂岩气藏储层孔渗参数的测定主要是采用常规的岩心压汞或者CT扫描岩心等技术手段来分析砂岩的孔隙结构,并测定砂岩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然而,使用上述常规方法测得的砂岩孔渗参数准确度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岩孔渗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达到提高砂岩孔渗参数准确度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岩孔渗参数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根据获取的待测砂岩弛豫时间下的核磁共振数据,建立满足预定维数的候选矩阵,所述预定维数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所述核磁共振数据的个数;建立满足预定维数的二维矩阵,所述二维矩阵中的待测元素是根据所述候选矩阵中与所述待测元素的行数和列数对应的核磁共振数据之间的欧式距离确定的;计算所述待测元素中满足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距离数目、所述待测元素中满足大于第一阈值的第二距离数目,将所述第一距离数目与所述第二距离数目相加得到距离总数,计算所述第一距离数目和所述距离总数的比值;基于所述比值,得到关联维数的表达式,所述表达式表征的是在第二阈值范围内,所述比值的对数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对数与所述关联维数的乘积;计算所述比值的对数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时所述表达式的斜率,将所述斜率作为所述关联维数;基于所述关联维数,计算确定所述待测砂岩的孔渗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渗参数可以包括:孔隙度;相应的,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确定所述待测砂岩的孔渗参数:
上式中,φ表示所述待测砂岩的孔隙度,Dr表示所述关联维数,a为第一实数,b为第二实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渗参数可以包括:渗透率;相应的,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确定所述待测砂岩的孔渗参数:
上式中,k表示所述待测砂岩的渗透率,Dr表示所述关联维数,c为第三实数,d为第四实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所述比值的对数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时所述表达式的斜率,将所述斜率作为所述关联维数,可以包括:分别计算所述表达式关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将所述一阶导数为常数并且所述二阶导数为0时,所述表达式中第一阈值对应的区间,作为所述第二阈值范围;在所述第二阈值范围中,对所述表达式进行拟合,并确定拟合时所对应的拟合度;选取所述拟合度最大时的区间作为最佳区间,与所述最佳区间对应的一阶导数作为所述待测砂岩的关联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路系统减振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泵管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