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霾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4044.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梁远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霾监测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雾霾已经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一大危害,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因此,对雾霾天气状况的监测方案应运而生,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光散射检测方式”、“天平称重检测方式”以及“β射线称重方式”,这些雾霾监测方法获取的检测值由于方法原理的不同、设置环境的不同等等会造成各种各样的误差,例如:光散射检测方式存在监测准确性差、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目前存在着各种数值发布方式,既有统一的国家平台,也有众多天气预报APP发布的监测数值,但是各项数值有时误差过大会导致民众实际体验和发布值严重不一致,尤其是当发布值较低而实际观感却很差时,往往导致民众对APP或者发布平台产生不信任危机导致大众弃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霾监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雾霾的监测方案都存在缺陷,例如监测准确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雾霾监测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以及客户端,所述移动终端中设有空气数值检测模块,包含光感应传感器以及空气污染数值传感器,客户端包含数值处理模块。该监测系统进行雾霾校正的方法如下:
1.根据光感应传感器判断移动终端是否置于光照环境下,即判断是否从密闭环境中被取出,当感测到移动终端被取出,移动终端获取空气污染数值传感器感应到的微尘累积量参数,并依据预先设置的雾霾指数对照表,生成当前大气的雾霾指数Q,发送给客户端;
2.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发布的当前地区的PM2.5数值P,并计算A=|P-Q|,当A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启动发送指令,将Q数值发送给服务器;
3.限定一段时间,服务器接收雾霾指数Q,当限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第N个雾霾指数,计算N个雾霾指数的平均值;
4.将该平均值作为校正值发送给客户端作为当前PM2.5数值,当限定一段时间过去后,从第1步骤开始重复执行。
进一步,所述限定一段时间可以根据实时性进行设置。
本系统能够自动检测雾霾数值,并且达到校正以使数值准确,使用户感官体验和发布数值相一致的效果,增强对数值法发布平台可信性。本系统尤其适用于环境天气APP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雾霾监测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以及客户端,客户端安装在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中设有空气数值检测模块,包含光感应传感器以及空气污染数值传感器,客户端包含数值处理模块。该监测系统进行雾霾校正的方法如下:
1.根据光感应传感器判断移动终端是否置于光照环境下,即判断是否从密闭环境中被取出,当感测到移动终端被取出,移动终端获取空气污染数值传感器感应到的微尘累积量参数,并依据预先设置的雾霾指数对照表,生成当前大气的雾霾指数Q,发送给客户端;
2.客户端接收服务器发布的当前地区的PM2.5数值P,并计算A=|P-Q|,当A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启动发送指令,将Q数值发送给服务器;
3.限定一段时间,服务器接收雾霾指数Q,当限定时间段内接收到第N个雾霾指数,计算N个雾霾指数的平均值;
4.将该平均值作为校正值发送给客户端作为当前PM2.5数值,当限定一段时间过去后,从第1步骤开始重复执行。
某地区发布当前PM2.5数值为100,属于污染严重状况;
启动客户端,移动终端的空气数值检测模块获取雾霾指数Q,在半小时内,有500人通过客户端获取了指数,其中450人的雾霾指数Q和当前地区发布的数值超过阈值20,发送雾霾指数到服务器,计算平均值得到115,将该平均值发布到客户端以修正当前数值。
以半小时为循环,再次执行校正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0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