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废污泥制备高性能型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4319.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宣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宣盛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00;C10L5/00;C10L5/10;C10L5/46;C10L9/10;C10L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325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污泥 制备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废污泥制备高性能型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在短期内将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其燃烧产物所造成的温室效应、雾霾等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需要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
所谓洁净煤技术就是煤的气化、液化、煤的高效燃烧或者将无烟煤粉制成型煤等技术,型煤作为洁净煤的一种,是被政府首肯的环保的煤资源,其中型煤粘合剂是制备型煤的关键,也是制约型煤发展的瓶颈,采用目前市场上型煤粘合剂所制备的型煤虽冷、热强度及热稳定性可以满足工业型煤要求,但其成本较高,特别是防水性和抑菌性能较差,仅仅吸收空气中的少量水份就能使型煤的冷强度下降很大,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会造成了大量的破损,影响了型煤的使用。
发酵污泥富含多种有机成分,发热量高,具有良好的回收价值,利用合理的方法,将其与无烟煤粉混合,制成型煤,既可以达到废物利用,又可以降低成本,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酵废污泥制备高性能型煤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发酵废污泥制备高性能型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发酵废污泥预处理:发酵废污泥经干燥、粉碎,获得含水量低于10%的污泥粉;
S2,型煤胶黏剂的制备:
(1)适量水加热至70-80℃,缓慢加入适量的改性脱脂豆粉和有机膨润土,充分搅拌 ,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2)加入适量的污泥粉,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冷却至30-40℃,加入适量的蜂胶粉和混凝土速凝剂,进一步搅拌均匀;
(3)各原料混合均匀后,真空脱气处理1-2h,获得型煤胶黏剂;
S3,型煤的制备:
(1)原料:原料为无烟煤和/或无烟煤灰,粒度≤2.5mm;
(2)按100公斤无烟煤和/或无烟煤灰,加入S2的型煤胶黏剂8-12公斤混合搅拌;
(3)用立式捏合搅拌机进一部捏搅;
(4)对经捏搅后所形成的物料进行打散处理,使得物料成分及粒度变得均匀;
(5)成型:用成型机成型,成型后的型煤在干燥窑进行烘干,进窑口温度210-220℃,窑体中间温度160℃-180℃,出口温度60-8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原料用到了污泥粉、混凝土速凝剂、改性脱脂豆粉、有机膨润土和蜂胶粉,各组分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贡献如下:
其中脱脂豆粉进行改性,以提高胶黏剂的耐水性和胶合性能,型煤不易受潮而导致崩裂,脱脂豆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有丰富的羟基亲水基团,使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影响耐水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纤维素酶将脱脂豆粉中的粗纤维和细胞壁结构酶解成寡糖或单糖的蛋白质,α-淀粉酶将其中的淀粉类物质酶解成低聚糖和单糖,最大可能性降低脱脂豆粉中的亲水化合物含量,减少羟基数量,增强其疏水性。脱脂豆粉中的大豆蛋白把大部分疏水基团跟活性基团包埋在内,亲水基团暴露在外。因此加入少量的蛋白酶部分降解蛋白质,增加其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基团,将其活性基团暴露在外。再采用偶联剂使暴露在外的蛋白质活性基团相互反应,形成交联网络结构,以实现提高耐水性和胶合性能。
本申请的发明人实践中发现,对脱脂豆粉处理改性后,其疏水性大大提高,会出现均一性差或分层的现象,为此,尝试添加适量的有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悬浮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加入适量有机膨润土搅拌均匀后,即可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提高加工可行性,即实现均一稳定。
蜂胶是蜜蜂从树芽或树皮中采集的粘性分泌物,被誉为“天然的小药库”,是珍贵的天然广谱抗生物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菌等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杀作用,添加适量的蜂胶粉,利用其天然广谱抗菌杀菌性能,实现本发明胶黏剂的抗菌性能,大大延长其保质期,同时可以避免型煤霉变,改善型煤的品质。
污泥粉和混凝土速凝剂的添加,可以加快胶黏剂的粘合速度,制作型煤时成型、干燥效率高。
优选的,S2中所述型煤胶黏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
污泥粉40-60份,混凝土速凝剂6-10份,改性脱脂豆粉80-110份,有机膨润土8-15份,蜂胶粉8-20份,水600-8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宣盛,未经陈宣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