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的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4533.5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强;邱华;李梦娟;王纪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9 | 分类号: | C09K11/79;C09K11/5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化 二氧化硅 柔性 电致发光 纳米 纤维 | ||
1.一种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纤材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钛酸四丁酯、正硅酸四乙酯、Er硝酸盐及KH560为主要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前驱体溶液,然后将经静电纺丝得到的前驱体纤维烘干、煅烧后得到的稀土铒掺杂的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纤维Er@TS,所述Er@TS中Ti、Si、Er的摩尔比为(65-85):(14-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Er@TS中Ti、Si、Er的摩尔比为65:3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具体是:在12-18kV的电压下,以1.0-3.0ml/h的速度进行静电纺丝,并在距离纺丝喷头15-25cm处,使用转筒接收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是在室温、65%湿度条件、无明显空气流动的环境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具体是:在15kV的电压下,以2.0ml/h的速度进行静电纺丝,并在距离纺丝喷头20cm处,使用转筒接收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是在200-800℃下煅烧1-4h。
7.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柔性电致发光纳米纤维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应用于电子设备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5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