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数据可靠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4693.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全喜伟;江海龙;张捷;刘明;何晓亮;谢龙星;顾云龙;夏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网络 环境 数据 可靠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数据可靠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传输服务端部署在分布式网络环境的逻辑中心,为多个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传输提供路由、缓存和分发服务;传输客户端部署在需要数据传输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基于所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数据,通过传输服务端,将数据传送到其他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传输客户端;
传输客户端按照传输协议,一方面对本地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压缩、打包,并调用传输服务端,执行发送操作;另一方面,传输客户端需要监听来自传输服务端的数据通知事件,解压、解密由其他传输客户端传送到本地的数据,进行数据解析操作,并反馈处理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数据可靠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可靠传输方法采用私有的传输协议,采用基于TCP/IP传输协议的Socket通信,以数据包作为最小传输单元;每个数据包分为包头和包体,包头为传输控制内容,包体为传输数据内容;
包头包括:
a)传输指令:定义了数据包的传输类型,包括传输请求,传输响应,心跳监测,登录认证这些不同指令;
b)版本号:定义了数据包的协议版本,数据接收端要根据版本号进行匹配,完成数据包的正确解析;
c)包序号:定义了单个数据包的编号,全局唯一;
d)加密类型:定义了包体数据内容的加密类型;
e)压缩类型:定义了包体数据内容的压缩算法类型;
f)包类型:定义了包的结构为单个数据包还是若干数据包合并而成的复合数据包;
h)发送端编号:定义了数据包发送的传输客户端编号,用于数据接收端回传数据处理结果;
i)接收端编号:定义数据包的传输目的地即数据接收端,用于传输服务端进行路由分发;
包体包括数据长度、数据内容;
a)数据长度描述了数据内容占用的存储空间;
b)数据内容为根据加密类型、压缩类型对待传输数据实际内容进行加密、打包处理后,以二进制格式存放的字节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数据可靠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头中还包括传输优先级:定义了数据包在传输服务端的排队策略,高优先级数据包将优先分发给传输目的地,低优先级数据包要进行排队顺序分发。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数据可靠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可靠传输方法采用一种如下的传输控制方法:
2.1)首先作为数据发送端的传输客户端根据传输协议构建传输数据包;数据包处于未传输状态;
2.2)然后,数据发送端将数据包通过传输通道发送给传输服务端;若数据包通过传输通道发出则数据包状态为已发送;若通过传输通道超时未发出,则数据包状态为发送失败;
2.3)数据包向传输服务端发出后,若收到传输服务端反馈数据包已经收到且处理成功,则状态为发送成功;若收到传输服务端反馈数据包处理失败,则状态为发送失败;若传输服务端超时未响应,则判定为数据包超时未响应,数据包状态也置为发送失败;
2.4)传输服务端收到数据包且处理成功后,向作为数据接收端的传输客户端分发;
2.5)传输服务端将数据包分发至数据接收端,且数据接收端处理成功,则数据包状态为接收成功;数据发送端删除数据包;
2.6)传输服务端将数据包分发至数据接收端,且数据接收端处理失败,则数据包状态为接收失败;
2.7)当数据包在发送失败和接收失败状态时,数据发送端进行数据包重传;
2.8)当数据包重传次数超过设定重传次数阈值,则判定为数据包传输最终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6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