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管路连接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5410.3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苏金河;李秀维;贾俊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R16/08;F16L33/08;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管路 连接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管路连接固定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中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强制循环水冷系统,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经过冷却管路在电机、电控中循环流动。传统燃油车,水泵在发动机内部运转,发动机外部无需管路连接水泵,而纯电动车靠电机驱动,水泵装配在电机外部,需要管路连接水泵与电机及散热器等部件。为解决此连接问题,设计研发三通装置来消除此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纯电动车靠电机驱动,水泵装配在电机外部,需要管路连接水泵与电机及散热器等部件的问题,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管路连接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管路连接固定装置,包括三通本体,所述三通本体上设置有装配体,所述三通本体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第三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水泵总成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与副水箱总成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头与散热总成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和所述第三连接头均通过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环箍分别固定于所述水泵总成连接管路、所述副水箱总成连接管路和所述散热总成连接管路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配体上设置有螺孔,且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车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通本体通过注塑成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管路连接固定装置,1、此三通易于加工,维修方便,固定点可将水管牢固安装于白车身上;2、将此安装方式应用于整车上,可实现安装、使用的方便性;3、通过此三通,副水箱可以实现除气、防溢的作用,从而保证整个冷却系统压力正常;4、防冻液通过管路流经电机、电控,强制冷却保证其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5、电机、电控最佳温度下工作整车可获得较高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三通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通本体;2、装配体;3、水泵总成连接管路;4、散热总成连接管路;5、副水箱总成连接管路;6、固定螺栓;7、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环箍;101、第一连接头;102、第二连接头;103、第三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管路连接固定装置,包括三通本体1,三通本体1上设置有装配体2,三通本体1包括第一连接头101、第二连接头102和第三连接头103,第一连接头101与水泵总成连接管路3连通,第二连接头102与副水箱总成连接管路5连通,第三连接头103与散热总成连接管路4连通,第一连接头101、第二连接头102和第三连接头103均通过A型蜗杆传动式软管环箍7分别固定于水泵总成连接管路3、副水箱总成连接管路5和散热总成连接管路4上。
装配体2上设置有螺孔,且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于车身上,用螺栓将连接后的三通与水管固定在白车身。
三通本体1通过注塑成形,制作出此三通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5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组合框架
- 下一篇:一种带有挡油板的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