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自动装卸及报警装置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5839.2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6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定璿;唐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动 装卸 报警装置 多功能 焊接 工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自动装卸及报警装置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夹具,具体地说是应用第一导轨,智能机械手臂,焊枪夹持装置底座,焊枪夹持手臂组成,属于智能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TIG,MIG自动焊,SMAW熔化焊智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或试验中,板管或管管熔化焊对接环形焊缝的精密焊接一直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批量生产中,上下料繁杂,焊前接头对接不够紧密,层间温度不易控制,难以调节焊枪角度及焊接速度,易形成不连续的焊缝,影响焊缝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本夹具利用压力传感器及红外测温装置解决接头紧密及层间温度的问题,利用电机及齿轮传动装置,智能遥控机械手臂装置,工件及焊枪的夹持装置来保证上下料及焊接速度,调整焊枪角度,形成连续的高质量的焊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装卸及报警装置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夹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自动装卸及报警装置的多功能焊接工装夹具,是由第一导轨、智能机械手臂、焊枪夹持装置底座、焊枪夹持手臂、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左侧夹紧装置、红外测温仪、右侧夹紧装置、第三传动杆、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三相异步电动机、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显示器、中控台、自动夹持三爪卡盘、三爪卡盘外壳、第二导轨、第二轴承、第一轴承、支撑架、第三轴承、压紧轴承支架、压紧轴承、三爪卡盘轴间、压力垫片、钢板卡钳、遥控器、电动小车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有装置都在一个工作平台上;所述智能机械手臂连接第一导轨,智能机械手臂的底座可360°旋转,智能机械手臂可在垂直工作台的平面内180°转动;所述焊枪夹持手臂连接焊枪夹持装置底座,焊枪夹持手臂可在垂直工作台的平面内180°旋转,焊枪夹持装置底座可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齿轮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连接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连接第五齿轮,第六齿轮连接第三齿轮;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第四齿轮,第四齿轮连接第五齿轮,第五齿轮连接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三齿轮连接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杆连接右侧夹紧装置;所述右侧夹紧装置由第二轴承、第一轴承、支撑架、第三轴承、压紧轴承支架、压紧轴承组成,所述第一轴承连接第三传动杆,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分别与第一轴承通过螺纹啮合,所述压紧轴承与压紧轴承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连接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连接左侧夹紧装置,所述左侧夹紧装置由自动夹持三爪卡盘、三爪卡盘外壳、第二导轨、三爪卡盘轴间、压力垫片、电动小车或钢板卡钳组成,所述自动夹持三爪卡盘连接三爪卡盘轴间,三爪卡盘轴间连接第二传动杆,所述三爪卡盘外壳连接电动小车,电动小车连接压力垫片,压力垫片与第二导轨接触,所述自动夹持三爪卡盘可更换为钢板卡钳,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中控台,所述中控台由第一警示灯、第二警示灯、显示器组成,所述中控台连接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利用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仪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传回中控台,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按照仪器内部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在显示器上显示,若温度高于设定值,第二警示灯报警,显示器可显示旋转速度及所测工件温度,所述遥控器连接三相异步电动机、智能机械手臂及红外测温仪。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自动化程度高,调节方便,功能齐全,可实现工件的自动装卸、夹持,有效控制焊接速度及层间温度及焊枪角度,操作精度高,获得高质量连续焊缝,实现多层多道环形焊缝的精准焊接。同时能够实现板管及管管工件对接接头环形焊缝多层多道熔化自动焊接及批量生产,并有效的控制焊接速度和层间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侧夹紧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3为右侧夹紧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4为左侧夹紧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5钢板卡钳结构示意图;
图6为遥控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未经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5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丹参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1/5水头孢孟多酯钠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