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6156.9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肖丁天;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3/02 | 分类号: | A01K83/02;A01K83/06;A01K97/12;A01K9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仿生 垂钓 系统 | ||
1.一种智能仿生垂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为钓钩系统(1)、诱鱼系统(2)和报警系统(3);所述钓钩系统(1)包括弹性绳(4)、勾爪(5)、旋转关节(6)、实心基座(7)、受力架(8)、鱼钩基座(9)、牵拉渔线(10)、顶针(11)、弹簧(12)、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所述诱鱼系统(2)包括鱼漂(16)、小钩(17)、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和粗网格网笼(20);所述报警系统(3)包括子线(21)、滑道(22)、导电槽(23)、直流电线(24)、导电棒(25)、子线线匝(26)、电动发声器(27)、母线(28)、母线线匝(29)、电路电阻(30)、电池(31)、灯泡(32)、电路开关(33)、配重铁块(34)、恢复弹簧(35)、弹性线孔(36)、防水外壳(37)和泡沫外层(38);
所述钓钩系统(1)中鱼钩基座(9)前端设有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仿生饵(15)位于鱼钩基座(9)中心位置,主鱼钩(14)和两个辅鱼钩(13)呈均分360°等角布置,辅鱼钩(13)、主鱼钩(14)和仿生饵(15)穿过受力架(8),受力架(8)内部铺有硅胶垫,受力架(8)后端部通过弹性绳连接到勾爪(5),勾爪(5)通过旋转关节(6)连接到实心基座(7)上,勾爪(5)内部设有圆筒槽,圆筒槽中横置压缩的弹簧(12),弹簧(12)与圆筒槽侧端的顶针(11)连接,顶针(11)通过牵拉渔线(10)与鱼钩基座(9)连接;
所述诱鱼系统(2)中钓钩系统(1)的鱼钩基座(9)与粗网格网笼(20)连接,粗网格网笼(20)顶部连接细网格网笼(19),粗网格网笼(20)和细网格网笼(19)内部形成饵料舱(18),细网格网笼(19)顶部设有鱼漂(16),细网格网笼(19)表面间隔分布有小钩(17);
所述报警系统(3)中防水外壳(37)外包裹泡沫外层(38),防水外壳(37)内部底部设有配重铁块(34),防水外壳(37)顶部通过母线线匝(29)连接母线(28),子线(21)贯穿防水外壳(37)与诱鱼系统(2)中鱼漂(16)连接,防水外壳(37)底部与子线(21)贯穿处设有弹性线孔(36),弹性线孔(36)通过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弹性线孔(36)处设有硅胶,子线线匝(26)安装在位于防水外壳(37)内部的导电棒(25)上,子线(21)与子线线匝(26)连接处设有恢复弹簧(35),导电棒(25)两侧设有能使导电棒(25)滑动的滑道(22),一侧滑道(22)底部通过直流电线(24)依次与电动发声器(27)、电池(31)、电路电阻(30)、灯泡(32)、电路开关(33)串联连接后连接另一侧滑道(2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仿生垂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37)为PVC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仿生垂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外层(38)采用EVA的泡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15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家蚕抗高温能力的方法
- 下一篇:改进型小龙虾饵料